北京积水潭医院

我是【护士的故事】病人的“知心姐姐”

时间:2014-08-25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座右铭】幸福就像香水,洒给别人也一定会感染自己

  一次夜班,一个中年男人抱着一个妇女急匆匆的跑进急诊科,对着医护人员大喊大叫,情绪十分不稳定。曹丽萍赶紧将女病人先安置在抢救室,输液、吸氧,对其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护,请大夫看病人。现场的局面十分紧张。

  曹丽萍一边安抚他,一边给保卫处打电话。过了一会儿,男家属的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些,曹丽萍走到他身边坐下,以一位大姐而不是工作人员的心态与他对话。经过半小时的攀谈,他终于愿意把他们的故事说给她听。

  原来,这个女病人是一位癌症晚期的患者,与男家属是恋人关系。但由于种种的原因,他们不能在一起。长时间的心情抑郁导致女病人病情加重,男家属十分内疚,十分担心,情绪也变得暴躁。曹丽萍慢慢地开导疏解男家属,为他宽解内心的愁苦。

  不觉间天空已经微微泛白,男家属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对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表达了歉意,并且为每位工作人员准备了早饭。他亲切的称呼曹丽萍为“知心姐姐”,给她留下了联系方式,然后带着女病人安静的离开了。

  治疗病人生理上的病痛虽然很重要,但是与病人或者家属进行沟通安抚同样重要。从那以后,曹丽萍更注重与病人的沟通以及病人精神健康的护理,使病人及家属能以一个健康的心态看待疾病,看待生活。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邵自强
回答: 颅内压增高可能由颅脑外伤、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脑积水等原因引起。颅内压增高通常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盘水肿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 1、颅脑外伤 颅脑外伤可能导致颅内出血或脑组织水肿,进而引起颅内压增高。常见于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意外伤害。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瞳孔不等大等症状。临床需通过CT检查明确损伤程度,治疗包括降低颅内压药物如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严重时需行去骨瓣减压术。 2、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占位性病变可直接压迫脑组织或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导致颅内压增高。胶质瘤、脑膜瘤等原发性肿瘤或转移瘤均可引发。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头痛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诊断依赖MRI增强扫描,治疗需结合手术切除、放疗及替莫唑胺胶囊等化疗药物。 3、脑血管疾病 大面积脑梗死或脑出血时,坏死脑组织及血肿占位效应可显著升高颅内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常见突发剧烈头痛伴偏瘫,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表现为颈项强直。急诊CT可明确病变性质,治疗包括控制血压、使用甘露醇注射液脱水,必要时行血肿清除术。 4、颅内感染 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颅内感染可引起脑膜炎症反应和脑脊液循环障碍。患者多有发热、颈强直等感染征象,腰穿检查可见脑脊液压力显著增高。治疗需静脉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配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脑水肿。 5、脑积水 脑脊液分泌过多、循环受阻或吸收障碍均可导致脑积水,常见于先天性畸形、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婴儿表现为头围异常增大,成人多见步态不稳和认知障碍。头颅超声或MRI可确诊,治疗方式包括脑室-腹腔分流术或使用乙酰唑胺片减少脑脊液分泌。 颅内压增高患者应保持头高位休息,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饮食需控制钠盐摄入,每日液体量限制在1500-2000毫升。密切监测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出现嗜睡、呼吸异常等脑疝前兆时须立即就医。康复期可进行适度认知训练和肢体功能锻炼,定期复查头颅影像学评估病情变化。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