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世纪坛医院

全面防治静脉血栓栓塞症,打造“无栓”新理念

时间:2014-05-3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是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在内的一组疾病,由于医务人员对其认识不足,相当数量的VTE高危患者因为没有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发展成为VTE,严重时发生猝死,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及围手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提高医务人员对VTE的防治意识,规范我院VTE的诊疗,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从而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我院将把开展“防治静脉血栓栓塞症”工作作为下一步的医疗工作重点。

  5月26日下午,在我院住院部四楼报告厅举行了防治“静脉血栓栓塞症”工作的启动会暨学术会。院长徐建立、副院长尹金淑及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到会,各临床科室医生也踊跃参会,会场座无虚席。

  会议由医务处主任王勇主持,王主任详细介绍了此项工作的背景及目标,并对工作方案、流程进行了重点部署,科室应针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VTE风险评估,对确实存在VTE中、高风险的患者及时施以规范性预防、治疗,并认真做好动态观察,同时加强多科协作,全面落实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治工作。此项工作将在血管外科、骨科、肿外二、淋巴外科、老年医学科、肿瘤内科、神经内科的等高风险科室先行开展,待经验成熟后再逐步推广至全院。旨在通过开展防治“静脉血栓栓塞症”工作,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VTE的诊治意识,切实提升医院医疗质量。

  会上,徐院长进一步提出,静脉血栓栓塞症在住院患者中发病率较高,但目前我国对其认识普遍存在误区,其诊断、预防、治疗以及流行病学的研究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打造“无栓医院”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医院还将逐步推行“无痛”、“无血”的理念,医院将以此为抓手,为提升医院基础医疗质量做出一些新的思考和举措。

  接下来的学术会由阜外心血管医院的荆志成教授进行“肺栓塞诊治新进展”的专题演讲,荆教授极具底蕴的专业素养,通过浅显易懂的例子,深入浅出、披沙拣金地给在座的医护人员带来了全新的肺栓塞相关知识,精彩的报告让大家对肺栓塞有了进一步认识,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了指导,受益匪浅。

  医院将通过开展防治“静脉血栓栓塞症”工作,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寻求并探索针对静脉血栓栓塞症更规范、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案及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我院VTE的诊治水平,逐步打造我院防治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稳固防线。

医院动态

更多 >

产科成功为KT综合征产妇行剖宫产术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周围血管疾患,KT综合征合并妊娠相对来讲案例少,病情较严重,它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病因不详的、复杂的脉管畸形。其临床特征为静脉-毛细血管畸形、骨和软组织肥大、非典型性侧支静脉曲张。 产妇30岁,自幼左下肢静脉曲张,双侧不对称,近两个月左下肢增粗明显,无腹痛及阴道出血等症状,于8月5日孕37+3周,因左下肢静脉曲张伴盆腔血管异常,由大兴某医院转入我院进一步检查。现孕40+3周,无产兆,要求终止妊娠,于8月25日收入我院。 8月25日开始给予引产,26日患者产程进展迟缓,宫口开大3cm无进展,活跃期停滞。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交待病情及手术指征,患者病情较重,此病例罕见,结合全科讨论制定预案,患者及家属表示理解,同意剖宫产并签字。 产妇病情较危重,盆腔血管畸形,若稍有不慎容易产时、产后发生大出血,据同类病例文献报道,出血约有6000ml。术前制定充分预案,以防出血。联合血管外科,罗小云主任保驾护航,于莎莎主任娴熟的手术操作,赵斌江主任亲自进行手术麻醉,在多名医生的努力下共同完成手术,于8月26日在腰麻下行剖宫产术。 手术中,大家小心翼翼,开腹探查,逐层切开皮肤,可见壁层腹膜怒张突起的血管瘤,且出血点此起彼伏延绵不断,子宫下段表面布满曲张放射状血管。术中小心谨慎,于17:28顺利剖娩一男婴,体重2420g。术中出血共计约300ml,术后产妇情况较好。 该患者深静脉栓塞、血栓栓塞性疾病和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高,而妊娠期特有的生理变化可加重该病的症状,特别是静脉栓塞和出血的危险性增加,因此不建议此类疾病患者妊娠。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