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医院

我院“清明节”放假期间门诊安排

时间:2014-03-1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014年4月5日(周六)至4月7日(周一)清明节放假期间,我院全天正常门诊,急诊24小时开放。

北京天坛医院

2014.3.14.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首次完成高难度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目前,临床上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经导管射频消融和外科手术治疗三种方式。大多数患者是通过药物治疗的,但由于药物治疗存在成功率低、药物副作用大等问题,而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具有痛苦小、微创、可以根治疾病的特点。患者住院时间短,1-3天即可出院,术后恢复快。对于室上速、房速、房扑、室早以及特发性室速等心律失常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随着技术进步,对于房颤、器质性室速等复杂心律失常采用导管消融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在医院各级部门大力支持下,心血管内科今年申报的新技术项目,即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已经正式启动。心血管内科成立了以博士后林涛医师为组长的心脏电生理专业团队,在我院首次开展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手术。目前已完成7例心律失常患者的射频消融术治疗,这7例患者包括室上速2例,室早1例,房扑2例,界棘房速1例,房室结双径合并房扑1例。这7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效果良好,心律失常得到根治,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2-3天康复出院。心血管内科对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心血管内科在心律失常的诊治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能够跟上目前国内外心律失常领域的最新技术,为广大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技术和服务,也为未来学科综合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高血压脑出血常见危险因素有哪些
高云
回答: 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危险因素主要有长期血压控制不佳、脑血管淀粉样变、抗凝药物使用、吸烟酗酒、高龄合并动脉硬化等。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需积极预防危险因素。 1、长期血压控制不佳 持续高血压会导致脑内小动脉管壁发生玻璃样变和纤维素样坏死,形成微动脉瘤。当血压骤升时易破裂出血。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伴喷射性呕吐。需规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定期监测血压。 2、脑血管淀粉样变 脑动脉壁中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会削弱血管弹性,多见于老年患者。临床常见认知功能障碍合并突发神经功能缺损。可通过脑脊液检测和磁共振确诊,需控制血压并避免使用抗凝药物。 3、抗凝药物使用 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抗凝剂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尤其当国际标准化比值超过3.0。患者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等先兆症状。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高血压患者应谨慎选择抗凝方案。 4、吸烟酗酒 尼古丁和酒精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长期吸烟者出血量往往较大,常见基底节区出血。戒烟限酒可显著降低风险,必要时可使用酒石酸伐尼克兰片辅助戒烟。 5、高龄合并动脉硬化 60岁以上人群血管脆性增加,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时会加重血管病变。典型表现为渐进性意识障碍伴偏瘫。需控制基础疾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避免剧烈血压波动。 预防高血压脑出血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指标,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已确诊高血压者应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若出现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或意识改变,须立即就医进行头颅CT检查。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