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儿童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中医科、重症医学科、呼吸科、消化科、儿保科、新生儿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创建于1952年,由西门妇孺医院分院、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医院儿科和中山医院儿科合并而成,原名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儿科医院,首任院长为国家儿科学一级教授陈翠贞。建院初期,以肇家浜路西门妇孺医院分院旧址为院址,1954年枫林路183号新医院启用。2000年4月原上海医科大学与复旦大学合并,更名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医院设施优良,人才云集,是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儿童专科医院,系卫生部部属“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儿科学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单位,是最早被国家授予儿科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儿科学组)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目前是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单位;上海医学会儿科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小儿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单位。是卫生部和上海市儿科专科医师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上海市儿科质控中心依托单位。连续七次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2010年获第三届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2012年获卫生部思研会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医院宗旨:一切为了孩子。医院使命:建树医学典范,呵护儿童健康。医院定位: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辐射亚洲。医院愿景:亚洲一流的儿童医学中心,儿科医学教育向全国辐射的中心,中外儿科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医院院训:团结、奋进、严谨、创新。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2008年2月29日,座落于闵行区万源路399号的新医院经过将近4年的建设正式启用,医院主体从枫林路搬迁至新医院,原址保留普通儿内科门诊服务功能,以满足周边地区病人的需求。新医院占地153亩,Ⅰ期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核定床位由原来的330张增至600张,现开放床位710张。截止2013年底,职工1475人,博士生导师26名,硕士生导师36名,高级职称专家118人。

医院专业设置齐全,共有45个临床医技科室,2010年、2011年、2013年先后有7个专科被确定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包括:新生儿、重症医学科、小儿消化科、中医儿科、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临床护理、小儿外科。新生儿、外科、心血管、传染病等专业曾先后被列为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专业,新生儿科是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儿科学是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小儿外科是上海市小儿外科疑难重症临床医学中心,呼吸急救专业是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

医院拥有2个重点实验室,即卫生部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出生缺陷防治重点实验室。2003年-2013年获学科建设和科研项目共计286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21项,SCI收录论文550篇(近4年来295篇),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8项。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学系设在儿科医院,承担研究生、本科生、进修生等教学任务,儿科学获教育部精品课程和优秀教学团队。

医院高度重视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努力构建儿科医学国际交流的桥梁。先后与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20多个国际上知名的医学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

建院以来,儿科人本着“尊重、平等、热情、关爱”的服务理念,发扬“勤奋、创业、团结、奉献”的医院精神,以医院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凝聚人心,营造规范有序、和谐稳定的良好就医环境,为成千上万的儿童提供质量优良的医疗保健服务。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非典型性肺炎怎么治疗
何洁
回答: 非典型性肺炎可通过一般治疗、抗生素治疗、抗病毒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氧疗等方式治疗。非典型性肺炎通常由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病毒等因素引起。 1、一般治疗 患者需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量补充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发热时可进行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咳嗽咳痰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或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祛痰药物。 2、抗生素治疗 针对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片或克拉霉素胶囊。嗜肺军团菌感染可使用左氧氟沙星片或莫西沙星片。用药需足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3、抗病毒治疗 病毒性非典型肺炎可选用奥司他韦胶囊或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早期使用可缩短病程,降低重症概率。部分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头痛、恶心等反应。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抗生素。 4、糖皮质激素治疗 重症患者出现明显炎症反应时,可短期使用甲泼尼龙片或泼尼松龙片控制过度免疫反应。需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导致继发感染、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 5、氧疗 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患者需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维持氧分压在60mmHg以上。严重呼吸衰竭者可能需要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氧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气分析,调整氧流量避免氧中毒。 非典型性肺炎患者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体温、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变化。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逐步增加活动量。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如鸡蛋、瘦肉、新鲜蔬菜水果等。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持续高热等症状需及时复诊。日常注意手卫生,在流感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防护。 何洁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