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儿童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中医科、重症医学科、呼吸科、消化科、儿保科、新生儿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创建于1952年,由西门妇孺医院分院、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医院儿科和中山医院儿科合并而成,原名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儿科医院,首任院长为国家儿科学一级教授陈翠贞。建院初期,以肇家浜路西门妇孺医院分院旧址为院址,1954年枫林路183号新医院启用。2000年4月原上海医科大学与复旦大学合并,更名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医院设施优良,人才云集,是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儿童专科医院,系卫生部部属“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儿科学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单位,是最早被国家授予儿科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儿科学组)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目前是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单位;上海医学会儿科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小儿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单位。是卫生部和上海市儿科专科医师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上海市儿科质控中心依托单位。连续七次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2010年获第三届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2012年获卫生部思研会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医院宗旨:一切为了孩子。医院使命:建树医学典范,呵护儿童健康。医院定位: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辐射亚洲。医院愿景:亚洲一流的儿童医学中心,儿科医学教育向全国辐射的中心,中外儿科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医院院训:团结、奋进、严谨、创新。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2008年2月29日,座落于闵行区万源路399号的新医院经过将近4年的建设正式启用,医院主体从枫林路搬迁至新医院,原址保留普通儿内科门诊服务功能,以满足周边地区病人的需求。新医院占地153亩,Ⅰ期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核定床位由原来的330张增至600张,现开放床位710张。截止2013年底,职工1475人,博士生导师26名,硕士生导师36名,高级职称专家118人。

医院专业设置齐全,共有45个临床医技科室,2010年、2011年、2013年先后有7个专科被确定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包括:新生儿、重症医学科、小儿消化科、中医儿科、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临床护理、小儿外科。新生儿、外科、心血管、传染病等专业曾先后被列为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专业,新生儿科是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儿科学是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小儿外科是上海市小儿外科疑难重症临床医学中心,呼吸急救专业是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

医院拥有2个重点实验室,即卫生部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出生缺陷防治重点实验室。2003年-2013年获学科建设和科研项目共计286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21项,SCI收录论文550篇(近4年来295篇),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8项。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学系设在儿科医院,承担研究生、本科生、进修生等教学任务,儿科学获教育部精品课程和优秀教学团队。

医院高度重视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努力构建儿科医学国际交流的桥梁。先后与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20多个国际上知名的医学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

建院以来,儿科人本着“尊重、平等、热情、关爱”的服务理念,发扬“勤奋、创业、团结、奉献”的医院精神,以医院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凝聚人心,营造规范有序、和谐稳定的良好就医环境,为成千上万的儿童提供质量优良的医疗保健服务。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喉咙哽咽感打嗝怎么回事
于淑霞
回答: 喉咙哽咽感伴随打嗝可能由胃食管反流、咽喉炎、焦虑情绪、膈肌痉挛、食管狭窄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 1、胃食管反流 胃酸反流刺激食管和咽喉黏膜可能导致喉咙堵塞感,常伴随烧心症状。发病可能与贲门松弛、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多潘立酮片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日常需避免饱餐后平卧,睡前3小时禁食。 2、咽喉炎 慢性咽喉炎患者因黏膜充血肿胀易产生异物感,炎症刺激可能引发保护性打嗝反应。常见诱因包括粉尘刺激、用嗓过度等。可选用西地碘含片、蓝芩口服液、银黄含化片等药物缓解症状。建议保持环境湿度,减少辛辣食物摄入。 3、焦虑情绪 精神紧张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能导致喉部肌肉痉挛,表现为哽咽感伴频繁嗳气。这种情况通常与情绪波动、压力积累相关。可通过腹式呼吸训练、心理咨询等方式改善,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焦虑药物。 4、膈肌痉挛 膈神经受刺激引发的膈肌不自主收缩会导致顽固性打嗝,严重时可能影响吞咽功能。常见诱因包括冷空气吸入、快速进食等。可尝试屏气法、饮水弯腰法等物理干预,顽固性呃逆需使用盐酸氯丙嗪片、巴氯芬片等肌肉松弛剂。 5、食管狭窄 食管瘢痕性狭窄或肿瘤压迫可能导致食物通过受阻,表现为进食哽咽感伴反嗝。这种情况需通过胃镜明确诊断,轻度狭窄可行球囊扩张术,严重者可能需要放置食管支架。日常应细嚼慢咽,避免进食坚硬食物。 建议保持规律饮食,避免碳酸饮料及产气食物,餐后适当散步促进消化。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体重下降、呕血等表现,需及时进行胃镜或喉镜检查。夜间症状加重者可抬高床头15-20厘米,左侧卧位睡眠有助于减少胃酸反流。注意记录症状发作时间与诱因,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于淑霞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