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儿保科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我院儿保科(前身为儿童保健组),成立于 1954年,是我国最早开展儿童保健工作的单位之一。经过近60年的发展,目前儿童保健科已成为集儿保门诊、儿童发育行为、儿童营养等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专业科室,在上海市及全国儿保学界处于领先地位。目前科室有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2名,接受来自全国各地同仁的学习进修,每年举办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二项-《全国儿童心理量表学习班 》和《孤独症诊治实用技术学习班》。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儿保科除继续从事传统的儿童营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及评估量表的研究外,进一步开展儿童发育行为、儿童早期发展、儿童心理和智能发展的科研。成功研制了 “八五”攻关课题“我国 0-6岁小儿智能筛查量表”,使其成为具有中国儿童特点拥有自主产权的儿童发育筛查量表;“小儿家庭环境量表”的研发;结合博士研究生课题,率先在国内建立了小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室, 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不同年龄小儿正常值及各种疾病影响和临床应用进行研究等等,这些科研成果对深入进行我国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和有效措施。进入21世纪以来,儿保科更致力于发育行为儿科领域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学习困难、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儿童发育与行为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诊断和治疗工作。近年来,尤其在促进早产儿认知发育、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康复、以及对孤独症的发病机制等领域有较多的研究成果。至今已承担和参与各级科研项目多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十一五”支撑计划、上海市科委和教委、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等等。科室将致力于综合性医院儿童保健学科、发育行为儿科的发展,努力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为儿童青少年、家长和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全方位的保健服务和支持。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指甲空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陈腊梅
回答: 指甲空了可能与真菌感染、外伤、银屑病、甲营养不良、接触化学物质等因素有关。指甲空了通常表现为甲板与甲床分离、甲板变脆或增厚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是导致指甲空了的常见原因,主要由皮肤癣菌侵犯甲板引起。患者可能出现甲板浑浊、增厚、分层等症状。确诊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环吡酮胺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真菌感染具有传染性,需避免与他人共用指甲剪等物品。 2、外伤 指甲受到挤压、撞击等外力作用可能导致甲板与甲床分离,出现指甲空了的情况。轻微外伤引起的指甲空了通常无须特殊治疗,随着新甲生长可逐渐恢复。若伴有甲下出血或感染,需就医处理。日常应避免指甲受到外力损伤,从事高危职业时可佩戴防护手套。 3、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可能累及指甲导致甲板点状凹陷、甲床分离等症状。银屑病引起的指甲空了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卡泊三醇软膏、他克莫司软膏、阿维A胶囊等药物。银屑病患者需注意皮肤保湿,避免搔抓刺激皮损。 4、甲营养不良 长期偏食、胃肠吸收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缺乏,引起甲板变薄、分层等甲营养不良表现。改善饮食结构,适量补充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牛奶,以及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有助于改善症状。严重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营养干预。 5、接触化学物质 频繁接触洗涤剂、染发剂等化学物质可能损伤甲板,导致指甲空了。日常做家务时应佩戴橡胶手套减少化学物质接触,避免使用劣质指甲油。若已出现甲损伤,可遵医嘱使用尿素软膏等药物促进甲板修复。 指甲空了患者应保持手足清洁干燥,避免撕扯分离的甲板。真菌感染者需单独使用毛巾、拖鞋等物品,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日常饮食注意均衡营养,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族的食物。若指甲空了持续加重或伴随红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