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分泌专业建立于1988年8月,科室创始人是沈水仙教授,在医院专科化的推动下,2009正式成立内分泌遗传代谢病科。目前科室临床医疗工作包含专业病房、专科门诊和质谱室,分别开设有内分泌、遗传代谢、少女妇科三个系列的专科、专家、高级专家和特需服务门诊等门诊,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通过与转化医学中心、儿研所等院内科室间的协作,建立了若干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临床综合解决方案,初步实现了“临床诊断-质谱诊断-分子诊断-内科治疗-外科治疗”为模式的个体化整合医疗模式。具有解决内分泌遗传代谢病的多学科综合实力,诊治病种几乎涵盖所有内分泌遗传代谢疾病,内分泌疾病方面如儿童糖尿病、新生儿糖尿病、儿童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低血糖、甲状腺疾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遗传代谢病方面如普拉德.威利综合征、有机酸血症、脂肪酸代谢障碍等疾病的急诊处理和随访治疗方面,同样也取得了较丰富的经验,是国内少数几个具备多方位诊治技术和能力的单位之一。

年以来,科室成员参与的遗传代谢病质谱技术高危筛查至今已经开展高危病例检测超过10,000例,在国内率先诊断了非酮症性高甘氨酸血症等罕见代谢性疾病;与医院转化医学中心中心协作,建立了尼曼.匹克病、普拉德.威利、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新生儿糖尿病、甲基丙二酸血症、雄激素不敏感综合症等数十种疾病的基因检测技术,并进入临床实际使用。随着医院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基于新的技术平台的内分泌、遗传、代谢病诊断的若干新型技术也在不断开发之中。

为进一步推进国内外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病学科间的交流,我科先后组织了亚太儿科内分泌协会(APPES)、国际青少年糖尿病联盟(ISPAD)国内首个青年医师高级学习班,连续7年举办了国家“儿科内分泌新理论、新进展高级学习班”,组织了多次上海儿科医院内分泌春季论坛,先后邀请了德国莱比锡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美国Baylor医学院、美国匹兹堡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儿童医院、香港中文大学、加拿大UBC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以色列科学院、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等近20多所国外著名大学的教授进行来院学术交流和讲学,为提高我国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病诊治的学术水平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自建科20多年来,专业组坚持走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策略,以科研为先导,以科研服务于临床,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儿童糖尿病发病率的调查,先后获得上海市科技项目、中国欧洲糖尿病合作研究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多项,参与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多项,进一步深入研究了遗传代谢病、糖尿病、肥胖的流行趋势、致病机制等多个相关领域的疾病,并取得一定的成果,相关学术论文发表于国内外核心和权威期刊上。目前科室的临床经验先后汇集到一系列的图书如《现代儿科内分泌学》、《儿科急诊手册》、《儿科急诊学》、《儿科并发症》、《主治医师手册》、《临床内分泌学》、《儿童保健学》、《临床遗传学》、《实用内科学》等专业书籍以及《矮小症》、《肥胖症》、《性早熟》等科普读物中。

作为国家级药理基地,参与了国内首个生长激素、国际首个长效生长激素等多个药物临床试验,为国内患者获得价廉、质优的药物做出了贡献,也为国内民族制药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白肺
马晓斌
回答: 白肺一般是指重症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导致的肺部广泛病变,可通过临床症状、血氧监测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主要判断依据有持续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低于93%、胸部CT显示双肺大面积磨玻璃影等。 1、临床症状 典型表现为呼吸频率超过30次/分钟且持续存在,静息状态下出现明显胸闷气促,伴随口唇发绀等缺氧体征。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咳粉红色泡沫痰,提示肺泡毛细血管膜严重渗出。这些症状往往在普通吸氧条件下无法缓解,需警惕肺泡换气功能障碍。 2、血氧指标 使用指夹式血氧仪监测发现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3%,或活动后快速下降超过5个百分点时需高度警惕。动脉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低于60mmHg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提示存在严重氧合障碍。居家监测时若发现吸氧后血氧改善不明显,应立即就医。 3、影像学特征 胸部X线可见双肺弥漫性渗出影,但早期可能漏诊。高分辨率CT能清晰显示双肺超过50%区域出现磨玻璃样改变或实变影,典型表现为地图样分布的斑片状高密度影。部分重症患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提示肺泡腔内液体渗出。 4、基础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功能不全等基础病患者更易进展为白肺。免疫抑制人群如肿瘤化疗患者,可能在没有典型症状时突然出现肺部广泛病变。这类高危人群出现轻微呼吸道症状时,建议提前进行肺部影像学筛查。 5、病情进展 普通肺炎治疗3天后症状无改善或持续恶化,特别是出现意识改变、尿量减少等全身症状时,需考虑病变范围扩大。部分病毒性肺炎可能在发病7-10天后突然出现病情急剧加重,表现为氧合指数进行性下降。 出现疑似白肺表现时应立即停止任何居家观察,避免平卧位加重缺氧,保持半坐位减少回心血量。转运过程中需持续监测血氧,准备便携式氧气袋。康复期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肺功能,循序渐进进行呼吸康复训练,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促进肺泡上皮修复。冬季需提前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减少呼吸道感染诱发因素。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