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眼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眼科成立于2004年,目前有眼科医生5名(其中4人为硕士研究生),验光师2名,专科护师1名。眼科普通门诊量每年6万余人次、特需门诊量每年600余人次、病房会诊量每年1500余人次。病人辐射除本市、长三角地区外,还延伸至部分边远地区。

目前眼科已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小儿眼科疾病的诊疗手段和诊疗常规。拥有RetCam(数字视网膜照相机)、IOL Master、角膜地形图仪、电脑视野计、视觉电生理系统、电脑验光曲率仪、非接触眼压计、综合验光仪、同视机、裂隙灯、三棱镜、视动性眼球震颤仪(OKN)、选择性观看表(PL)等专业眼科设备及常用眼科手术器械。

目前临床工作中的特色有: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进行早期泪道探通术,每年泪道探通2000余人次,总成功率98.5%以上。

开展斜视矫正、倒睫矫正及霰粒肿等手术,手术效果良好。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包括其他新生儿眼科疾病筛查)。

婴幼儿视觉电生理检查,对高危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瘫等婴幼儿进行镇静后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是特色。

婴幼儿斜视、眼球震颤患儿早期开展镇静后检影验光,及早进行屈光矫正和斜弱视治疗。

近视眼儿童进行OK镜验配,可有效延缓近视发展;低龄先天性近视眼、屈光参差等儿童进行RGP验配,提高矫正视力,治疗弱视。

对学龄前儿童行静态屈光普查和眼轴测定,可预测远期屈光状态。

对弱视儿童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屈光矫正、压抑疗法、弱视仪训练等),取得很好疗效。

针对户尘螨过敏的过敏性结膜炎儿童进行脱敏治疗,可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长期反复眼部滴用激素所致的副作用。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睾酮偏高是什么原因
李青
回答: 睾酮偏高可能与遗传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药物影响、内分泌肿瘤等原因有关。睾酮偏高通常表现为月经紊乱、体毛增多、痤疮等症状,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倾向导致体内睾酮水平偏高,可能与基因突变或遗传代谢异常有关。这类情况通常伴随青春期发育异常或家族成员类似病史,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减少外源性激素摄入,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螺内酯片等抗雄激素药物调节。 2、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睾酮升高的常见原因,与胰岛素抵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有关。患者除睾酮偏高外,常伴有卵巢多囊样改变、排卵障碍,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配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改善胰岛素抵抗。 3、肾上腺皮质增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会导致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分泌过多,21-羟化酶缺乏是最常见类型。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成年患者可能出现骨龄超前、声音低沉等表现。需长期服用氢化可的松片替代治疗,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和骨密度。 4、药物影响 滥用雄激素制剂或含激素的保健品可能导致外源性睾酮升高,常见于健身人群使用合成类固醇。部分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也可能干扰激素代谢。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通过肝肾功能检测评估药物副作用。 5、内分泌肿瘤 肾上腺或卵巢的分泌雄激素肿瘤会异常升高睾酮,如卵巢男性化肿瘤、肾上腺腺瘤等。患者可能出现男性化体征快速进展,影像学检查可见占位性病变。确诊后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睾酮偏高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压力。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限制乳制品和红肉摄入,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蓝花帮助雌激素代谢。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需避免过度力量训练刺激雄激素分泌。所有药物治疗均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激素六项和超声检查,出现多毛、脱发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复诊。 李青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