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肿瘤外科 (共0位医生)

科室简介

我院于1987年开设肿瘤门诊,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成为拥有教授、博士生导师3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博士研究生数名的成熟的专业组。固定床位30张,附加床位10张,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重症,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专业组开展的临床新技术有: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概念与处理;术前化疗、延期手术治疗晚期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卵巢恶性肿瘤等小儿恶性肿瘤,使患儿的无瘤生存率得到了极大提高,肿瘤累及脏器切除和截肢率明显下降;开展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辅助强化疗治疗小儿恶性实体瘤。开展对难治、复发和耐药肿瘤患儿的综合治疗,包括化疗、放疗、物理治疗、手术的骨骼化解剖及多方案滚动性程序性治疗,使肿瘤手术切除率不断提高。对于良性肿瘤,提倡微创技术和保留器官的手术,例如卵巢畸胎瘤的保留卵巢的微创手术,后腹膜肿瘤的腹腔镜手术和保留肾脏的肿瘤剜除术或半肾切除术。高胰岛素血症的腹腔镜下胰腺大部切除和胰腺囊实瘤的保留胆道手术已经成为本专业的特色。

四次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并获上海市“三枪杯”发明奖和其他各种奖项,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8项,发表论著200余篇,SCI收入30余篇。主编《现代小儿肿瘤学》,参编《现代肿瘤学》、《肿瘤学新理论和新技术》、《乳腺病理学》、《肿瘤外科手术学》、《临床肿瘤手册》、《小儿肿瘤》等著作。学科带头人肖现民教授为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小儿外科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太平洋小儿外科医师协会会员,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副总编辑,肝胆外科杂志和临床儿科杂志编委。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暂无医生信息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睾酮偏高是什么原因
李青
回答: 睾酮偏高可能与遗传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药物影响、内分泌肿瘤等原因有关。睾酮偏高通常表现为月经紊乱、体毛增多、痤疮等症状,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倾向导致体内睾酮水平偏高,可能与基因突变或遗传代谢异常有关。这类情况通常伴随青春期发育异常或家族成员类似病史,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减少外源性激素摄入,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螺内酯片等抗雄激素药物调节。 2、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睾酮升高的常见原因,与胰岛素抵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有关。患者除睾酮偏高外,常伴有卵巢多囊样改变、排卵障碍,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配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改善胰岛素抵抗。 3、肾上腺皮质增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会导致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分泌过多,21-羟化酶缺乏是最常见类型。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成年患者可能出现骨龄超前、声音低沉等表现。需长期服用氢化可的松片替代治疗,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和骨密度。 4、药物影响 滥用雄激素制剂或含激素的保健品可能导致外源性睾酮升高,常见于健身人群使用合成类固醇。部分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也可能干扰激素代谢。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通过肝肾功能检测评估药物副作用。 5、内分泌肿瘤 肾上腺或卵巢的分泌雄激素肿瘤会异常升高睾酮,如卵巢男性化肿瘤、肾上腺腺瘤等。患者可能出现男性化体征快速进展,影像学检查可见占位性病变。确诊后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睾酮偏高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压力。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限制乳制品和红肉摄入,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蓝花帮助雌激素代谢。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需避免过度力量训练刺激雄激素分泌。所有药物治疗均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激素六项和超声检查,出现多毛、脱发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复诊。 李青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