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骨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小儿骨科为全国小儿骨科疾病治疗中心之一。科室有教授2名,副教授3名,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7名,博士生导师1名和硕士生导师2名。拥有床位38张。全年365天开设骨科急诊,每周五天开设专科门诊和专病门诊(周一:手外科和上肢畸形;周二:脊柱和肿瘤;周三:髋关节;周五:马蹄内翻和下肢畸形),并有骨科专家、高级专家及特需门诊。

每年专科门诊病例约45000人次,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1700余人,手术2500余例。病种包括四肢畸形、肿瘤、创伤、脑瘫、感染等。对于小儿髋脱位、马蹄内翻足、脑瘫、创伤以及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有着大宗的治疗病例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最近10年来采用弹性髓内针治疗小儿长干骨骨折、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肢体缩短和矫正畸形;采用不同术式治疗小儿椎体肿瘤、脊柱结核、半椎体畸形;小儿关节镜技术治疗小儿膝关节病变、8字钢板微创动态矫正下肢成交畸形、手足畸形的整形以及VSD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等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科室主任马瑞雪教授1982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曾两次赴法国巴黎学习小儿骨科。现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小儿骨科临床工作近30年,对治疗小儿骨科先天畸形、肿瘤、创伤、炎症及疑难杂症具有系统而坚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发育性髋脱位、马蹄内翻足、脊柱肿瘤和创伤的治疗有着很高的造诣,并长期进行这方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任中华小儿外科分会骨科专业组副组长;中华小儿外科分会委员,《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委,亚太地区(APOA)小儿骨科和国际小儿骨科学会(IFPOS)委员等职。发表论文50余篇,副主编《小儿髋关节外科》和参加编写《临床小儿外科学》、《实用小儿外科学》、《先天畸形学》、《现代小儿肿瘤学》等著作。

本科室是一个团结向上的团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临床技能,并会为患儿提供最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睾酮偏高是什么原因
李青
回答: 睾酮偏高可能与遗传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药物影响、内分泌肿瘤等原因有关。睾酮偏高通常表现为月经紊乱、体毛增多、痤疮等症状,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倾向导致体内睾酮水平偏高,可能与基因突变或遗传代谢异常有关。这类情况通常伴随青春期发育异常或家族成员类似病史,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减少外源性激素摄入,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螺内酯片等抗雄激素药物调节。 2、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睾酮升高的常见原因,与胰岛素抵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有关。患者除睾酮偏高外,常伴有卵巢多囊样改变、排卵障碍,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配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改善胰岛素抵抗。 3、肾上腺皮质增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会导致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分泌过多,21-羟化酶缺乏是最常见类型。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成年患者可能出现骨龄超前、声音低沉等表现。需长期服用氢化可的松片替代治疗,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和骨密度。 4、药物影响 滥用雄激素制剂或含激素的保健品可能导致外源性睾酮升高,常见于健身人群使用合成类固醇。部分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也可能干扰激素代谢。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通过肝肾功能检测评估药物副作用。 5、内分泌肿瘤 肾上腺或卵巢的分泌雄激素肿瘤会异常升高睾酮,如卵巢男性化肿瘤、肾上腺腺瘤等。患者可能出现男性化体征快速进展,影像学检查可见占位性病变。确诊后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睾酮偏高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压力。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限制乳制品和红肉摄入,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蓝花帮助雌激素代谢。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需避免过度力量训练刺激雄激素分泌。所有药物治疗均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激素六项和超声检查,出现多毛、脱发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复诊。 李青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