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感染科 (共20位医生)

科室简介

传染感染科是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同时也一直是儿科医院重点学科,是卫生部唯一具有集医、教、研为一体多学科紧密合作完整保留小儿传染和感染病专业特色的学科,是国家和上海市小儿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的监测和定点医疗单位。目前有独立的传染科病房及门诊大楼,专业床位66张,诊治疾病的种类除传统的传染病外,还涉及到感染性疾病以及儿童肝病。

本专业共有专科医师15名,80%以上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护士25名,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11名。

在多次国家和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着处置儿童突发传染感染病的主导作用。无论是在应对2003年的SARS、2008年的手足口病、2009年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以及2013年人感染禽流感H7N9等公共突发医疗事件中,均出色地完成了临床的救治和预防控制工作;参与各类应急及突发传染病救治决策方案的制定、会诊等工作。为国家小儿传染病疫情报告和传染病信息咨询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为儿童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是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小儿感染及肝病学组组长单位、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组长单位及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分会感染学组副组长单位。

专业对各种儿童常见传染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具有规范的诊疗常规,重症传染病诊疗水平及抢救成功率位于国内领先水平,重危病例抢救成功率达90%以上。儿童肝病中心成立于2005年9月,开展肝脏穿刺技术1千余人次,诊断各种儿童肝病2千余例,通过开展基因检测技术和代谢性疾病的检查,首先在国内报道了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和Alagille综合征病例。并与儿外科联合开展儿童肝移植10余人次。对母婴传播乙肝病毒的防治、各种慢性肝病儿童、肝移植以及胆道闭锁患儿开展系统的管理和随访。对各种罕见、少见、疑难肝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处于国内领先。

科研工作从重症传染病的治疗和抢救逐渐扩展到感染性腹泻病、乙肝疫苗及HBV母婴传播的阻断的研究、婴儿肝病综合征、手足口病、麻疹、流感及细菌性传染病的耐药基因等各个方面,先后获得各类研课题51项,发表论文420篇,其中英文论著36篇,科普文章42篇。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卫生部科技进步奖及上海市科技进步奖4项。先后培养博士生15名,硕士生23名,培养全国各地专科进修人员 30余名;主编或副主编《小儿肝胆系统疾病》、《感染病学》、《儿科感染病学》和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本科临床儿科专业用书《小儿传染病学》等著作及教科书18部,参编著作38部。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指甲空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陈腊梅
回答: 指甲空了可能与真菌感染、外伤、银屑病、甲营养不良、接触化学物质等因素有关。指甲空了通常表现为甲板与甲床分离、甲板变脆或增厚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是导致指甲空了的常见原因,主要由皮肤癣菌侵犯甲板引起。患者可能出现甲板浑浊、增厚、分层等症状。确诊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环吡酮胺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真菌感染具有传染性,需避免与他人共用指甲剪等物品。 2、外伤 指甲受到挤压、撞击等外力作用可能导致甲板与甲床分离,出现指甲空了的情况。轻微外伤引起的指甲空了通常无须特殊治疗,随着新甲生长可逐渐恢复。若伴有甲下出血或感染,需就医处理。日常应避免指甲受到外力损伤,从事高危职业时可佩戴防护手套。 3、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可能累及指甲导致甲板点状凹陷、甲床分离等症状。银屑病引起的指甲空了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卡泊三醇软膏、他克莫司软膏、阿维A胶囊等药物。银屑病患者需注意皮肤保湿,避免搔抓刺激皮损。 4、甲营养不良 长期偏食、胃肠吸收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缺乏,引起甲板变薄、分层等甲营养不良表现。改善饮食结构,适量补充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牛奶,以及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有助于改善症状。严重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营养干预。 5、接触化学物质 频繁接触洗涤剂、染发剂等化学物质可能损伤甲板,导致指甲空了。日常做家务时应佩戴橡胶手套减少化学物质接触,避免使用劣质指甲油。若已出现甲损伤,可遵医嘱使用尿素软膏等药物促进甲板修复。 指甲空了患者应保持手足清洁干燥,避免撕扯分离的甲板。真菌感染者需单独使用毛巾、拖鞋等物品,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日常饮食注意均衡营养,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族的食物。若指甲空了持续加重或伴随红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