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心内一科成功实施我市第一例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

近日,我院心内一科成功实施了我市第一例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患者是一位68岁女性,阵发性房颤病史10年,频繁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已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就诊于多家医院药物治疗后,房颤仍反复发作。我院心内一科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共同合作,为该患者成功实施了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困扰患者多年的房颤彻底治愈,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也是最紊乱的房性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房激动完全不协调伴有继发性心房机械功能受损和恶化。人类一生中发生房颤的危险是20-25%。从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房扑动(房扑)到房颤的发生发展过程,不难看出,房颤是心房激动紊乱程度最高阶段。临床上,房颤可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等三类。房颤的最大危害不仅是心房收缩功能的丧失,而且房颤潜藏着极高的脑卒中发生率。 房颤的治疗原则包括速率控制、节律控制和血栓控制等三个方面。速率控制是治疗措施,节律控制是治本原则。以药物维持窦性心律往往需要终生药物依赖,承受药物副作用,而且面临随时复发的危险。血栓控制是治本原则下的必要补充,目的在于预防心耳血栓形成和减少脑卒中发生率。 从房颤时心房电位的素乱无序,便知房颤机制的错综复杂,然而,归纳起来,房颤机制不外乎触发和维持两个方面,当两种机制呈不同比例融合时,即表现出行行色色的房颤。阵发性、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房颤机制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在促发因素占主导的个体,房颤表现为阵发,而且触发因素越强发作次数越频繁,在维持因素占主导的个体,房颤一旦被触发便倾向于持续下去。阵发性房颤的发作越频繁,心房的电解剖重构就越明显,电解剖重构的结果就是基质的形成,基质是房颤维持的物质基础,是心电稳定性的基础,基质改变越严重心电稳定性越差,房颤越容易持续。 采用导管消融隔离肺静脉实现房颤节律控制的策略,已经成为目前药物难以控制的阵发性房颤的首选治疗。各种消融策略在于改良左房一肺静脉交界区(肺静脉前庭),造成肺静脉电隔离,成功治愈了大多数阵发性房颤。令人惊奇的是,这些不同消融策略产生了几乎相似的成功率( 75-85%)和相似的复发率(10-20%)。用于慢性房颤射频消融策略有肺静脉隔离策略、解剖或电图靶向消融策略以及线性消融策略。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房颤患者和器质性心脏病房颤患者不断增加。房颤导管消融的故事还在编纂演绎之中,我们相信,新的房颤理论的诞生必然会带来新的房颤消融策略,新的消融策略必将进一步提高房颤的治愈率。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快来姨妈前几天同房会不会怀孕
冷启刚
回答: 快来月经前几天同房通常不会怀孕,但仍有极低概率发生意外妊娠。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在排卵后10-14天进入黄体期,此时子宫内膜脱落形成月经,卵子已失去受精能力。若月经周期不规律或排卵推迟,可能因精子存活时间延长导致受孕。 月经周期28-30天的女性,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排卵后卵子存活12-24小时。同房后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可存活2-3天,极少数情况可达5天。月经来临前3-5天同房时,卵子通常已凋亡,精子难以遇到存活卵子。但短周期女性若周期短于21天,或当月排卵异常推迟,可能因精子存活与延迟排卵重叠而受孕。 部分女性因压力、药物或疾病导致排卵时间波动,可能使预估安全期失效。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可引起排卵延迟,增加安全期计算误差。紧急避孕药含左炔诺孕酮成分,需在事后72小时内服用,但可能引起恶心、月经紊乱等副作用,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方式。 建议采用避孕套等屏障避孕法,既能有效避孕又可预防性传播疾病。记录至少3个月经周期可提高安全期判断准确性,但避孕成功率仍低于其他避孕方式。若月经延迟超过7天或出现早孕反应,需及时进行妊娠检测。日常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月经周期,减少排卵期预测偏差。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