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民医院

血液风湿科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吉林省人民医院血液风湿科是血液学和风湿免疫学两个专业的临床科室,具有门诊、病房、实验室,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为吉林省医学会血液学和风湿病学的副主任委员单位,吉林省卫生厅重点扶持专科,吉林大学和延边大学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学科带头人为韩梅博士,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在她的带领下,目前科室已经成为省内一流、国内先进的临床科室。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5人,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技师1人。硕士生导师1人,医学博士2人,医学硕士6人,在读博士2人。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分期、分批不断选送中青年医生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先进院、所进修学习,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科室整体素质高,是一个结构合理、团结协作、严谨治学、积极进取的医疗团队。

门诊设在吉林省人民医院门诊楼3楼—血液风湿科诊室(301诊室)。住院病房设在吉林省人民医院5号楼内科一病区4楼—血液风湿科病区。疗区拥有开放床位30张,设有普通病房(4-6人间)和高间病房(2人间),后者配有电视、空调、卫生间。所有病房配有紫外线消毒灯、管道氧气、呼叫器。实验室设在住院疗区内。

血液学专业以具备如下优势:1、白血病现代诊断技术,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免疫分型、应用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及融合基因检测,为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判断预后提供科学依据。2、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采用维甲酸、砷剂联合蒽环类药物联合化疗的方案治疗,使急性白血病成为可治愈的恶性肿瘤。3、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及衍生物靶向治疗,使其长期生存、治愈。4、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和造血调控方面的研究,临床上开展ATG、CSA联合细胞因子治疗重型再障,明显提高了疗效。5、采用蛋白酶体抑制剂万珂联合免疫调节剂沙利度胺、雷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6、开展了单克隆抗体美罗华治疗B细胞淋巴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慢性和急性白血病(CL&AL)、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等血液系统疑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令患者满意的疗效。

血液风湿科现承担吉林省科技厅立项课题4项,吉林省卫生厅立项课题1项。近年来,在国家级医学核心期刊共发表论文近30篇。我们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恶性血液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对策,自身免疫病的诊断和规范化治疗。

血液风湿科实验室开展了骨髓细胞形态分析及血细胞形态分析,诊断水平已达国内前沿,与中心实验室联合开展微小残留病监测系统、白血病免疫分型系统及染色体、融合基因检测,已取得显著成果,并对各种疑难血液病的临床诊断与预后判断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风湿病学专业的特点是,临床表现多样化,慢性、复发性、难治疗、容易误诊。依托医院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开展新技术,正确诊断疾病,如利用流式细胞仪开展HLA-B27、T/B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分析;和检验科联合开展荧光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抗ENA谱、抗中性粒细胞胞浆(ANCA)、抗心磷脂抗体(ACL)、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原、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等;同病理科联合开展皮肤、肌肉活检、狼疮带实验等。吉林省人民医院还具备64排CT、核磁共振、彩超等精良仪器,借助这些设备可及时准确诊断风湿性疾病,尤其是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血管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在治疗风湿病的实践中既规范化又个体化,应用免疫抑制剂(如来氟米特、硫酸羟氯喹、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环孢素、骁悉等)、生物制剂(如益赛普、美罗华等)、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双磷酸盐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风湿热、血管炎、成人Still病、混合结缔组织病、重叠综合征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在结节性红斑、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痛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风湿性多肌痛等风湿性疾病治疗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在治疗疑难、危重病例如神经精神狼疮、狼疮肾病、风湿性疾病继发间质性肺病,风湿性疾病合并重症感染、尤其是侵袭性真菌感染方面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科室护理队伍专业,护理操作培训合格率100%,常规开展口腔护理、肛周护理、房间紫外线消毒,疗区全面开展深静脉插管技术(包括颈外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肘静脉穿刺等)及浅静脉插管技术,减轻病人的痛苦。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小儿先心病不可怕 介入治疗显神通??省医院心内科为2岁先心病患儿做微创经皮动脉导管封堵术获得成功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5~20万例。是我国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日前,吉林省人民医院心脏病中心为一名2岁先心病患儿海娇,做了心脏微创经皮动脉导管封堵术,手术获得成功。 海娇的父亲对记者说:“我们是吉林省长岭县三县堡乡的农民,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经常感冒,总说胸口疼不舒服,晚上睡觉还总爱闹人,前段时间我们在县医院检查后,诊断出是先心病,县医院说到长春吉林省人民医院心脏病中心做手术安全成功率高,我们就来到省医院进行治疗了。现在我家孩子手术已经四天了,恢复的非常好,睡觉也踏实了,以前医生听心脏有杂音,现在听杂音也没了。 心内科一病区张广成医生向记者介绍:“这是一名年龄只有2岁,体重仅10公斤患有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心病,如果孩子不做手术会反复的肺内感染,生长发育受影响,如果延期治疗很难活过30岁。过去对先心病的治疗方法是开胸手术,创伤较大、恢复慢。现在我们运用介入手术的方法,在X射线引导下由介入导管通过穿刺股动脉和股静脉,经股静脉通过肺动脉及未闭的动脉导管到达降主动脉,送入合适的封堵伞,封堵动脉导管,这样就可以治愈先心病。介入治疗应用数字技术,它扩大了医生的视野,我们借助导管,导丝延长了医生的双手,它的切口(穿刺点),仅有米粒大小,不用切开人体组织,就可治疗许多过去无法治疗的疾病。介入治疗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是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近三年我们运用介入技术已经成功的为三百余名先心病患儿做了介入手术,其中年龄最小的仅8个月,体重只有7公斤”。 张医生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留心观察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经常感冒、喂奶困难或拒绝食物、呛咳、多汗、发育迟缓时,应高度警惕先心病的可能性,及时到医院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一般能够明确诊断。发现后要及时到医院治疗,以免贻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梦晗)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孕妇羊水多是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孕妇羊水多可能与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畸形、多胎妊娠、母体感染、胎盘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羊水过多通常表现为子宫增大过快、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 1.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导致胎儿血糖升高,引发渗透性利尿作用,使胎儿排尿量增加,进而导致羊水过多。孕妇需通过血糖监测和饮食控制管理血糖水平,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治疗。伴随症状可能包括多饮、多尿、体重增长过快等。 2. 胎儿畸形 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或消化道发育异常可能导致吞咽功能障碍,减少羊水吸收,从而引起羊水过多。常见相关畸形包括无脑儿、食管闭锁等。需通过超声或MRI检查明确诊断,根据胎儿情况决定是否需终止妊娠或产后手术治疗。 3. 多胎妊娠 双胎或多胎妊娠时,胎盘面积增大和多个胎儿排尿会导致羊水总量增加。孕妇需增加产检频率,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可能伴随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需注意卧床休息和营养补充。 4. 母体感染 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宫内感染可能影响胎儿吞咽功能或肾脏发育,导致羊水过多。孕妇应避免接触传染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时及时就医。确诊后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如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胶囊等。 5. 胎盘功能异常 胎盘绒毛血管瘤或胎盘过大可能增加胎儿血液循环量,促使胎儿排尿增多。需通过超声检查评估胎盘情况,严重时需提前终止妊娠。可能伴随胎儿生长受限、胎动减少等症状,需加强胎心监护。 孕妇发现羊水过多时应避免剧烈运动,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氧,每日记录胎动情况。饮食上需控制水分和盐分摄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和胎心监护,若出现宫缩频繁、阴道流液等异常需立即就医。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自行服用利尿药物。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