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民医院

世界肾脏病日 关注老年慢性肾脏病

时间:2014-04-15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014年3月13日为第九个世界肾脏病日,今年肾脏病日的主题是:“防治老年慢性肾脏病”,肾内科在我院门诊大厅举办老年慢性肾脏病防治相关知识的宣教及义诊活动。活动现场,前来咨询的患者络绎不绝,专家们耐心地向大家介绍着相关的防治知识。

  老年人易患慢性肾病

  在人体里,肾是生命之泉。但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肾的保护就越显重要。吉林省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常委,吉林省医师协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张世英介绍,据我国流行病研究表明,慢性肾病的患病率高达10.8%,其中,多数为老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良好预防意识,增加适量的运动,老年人的一些肾病是可以避免发生的。

  高血压、糖尿病加重老年人肾功能减退

  在生理性肾脏功能减退的基础上,老年人伴有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梗阻性肾病、多发性骨髓瘤等会引起肾脏病理改变,这些疾病有时还叠加在一起,加重老年人肾功能的减退,出现慢性肾脏病。据省医院透析登记显示,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36.7%,其中糖尿病占22.9%,高血压占12%。

  张世英告诉告诉记者,还有一些症状容易被老人忽视,从而耽误有效医疗。比如,多系统损害的系统性小血管炎,常表现为听力下降、流鼻血、咯血、声音嘶哑、神经炎、久治不愈消化道溃疡等。患者常就诊于其他科室,常常容易被延误治疗甚至误诊。

  护肾还需自我认识提高

  “要保护好自己的肾,就需要对肾病的机理和生活注意事项有一定了解。”张世英告诉记者,肾脏疾病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老年人应定期检查小便和肾功能,了解自己基础肾脏情况。小便常规和白蛋白/肌酐的比值是了解肾脏有无病变的敏感指标,应定期检查。此外,还要定期体检有无容易导致肾脏损伤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梗阻性肾病等,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疾病的患者,要坚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将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等控制达标。

  某些药物容易导致老年人的肾脏损伤,常见的有抗生素类药物,如庆大霉素、卡拉霉素等;解热镇痛药物,如吲哚美辛、布洛芬、氨基比林、阿司匹林等;抗肿瘤药物,如顺氯氨铂、丝裂霉素等。近年来,某些中草药导致肾损害的报道也不断增多,如含马兜铃酸的木通、防己等。这些药物在老年人存在血容量不足或缺血性肾病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急性肾损伤,应该引起老年人注意。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要保持适量运动,以增强抵抗能力。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压力过重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生活规律也需要注意,否则易引起体质的酸化,导致糖尿病等。一旦老年人出现高热、腹泻或任何引起血容量降低的情况出现,应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肾脏缺血。 

医院动态

更多 >

小儿先心病不可怕 介入治疗显神通??省医院心内科为2岁先心病患儿做微创经皮动脉导管封堵术获得成功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5~20万例。是我国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日前,吉林省人民医院心脏病中心为一名2岁先心病患儿海娇,做了心脏微创经皮动脉导管封堵术,手术获得成功。 海娇的父亲对记者说:“我们是吉林省长岭县三县堡乡的农民,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经常感冒,总说胸口疼不舒服,晚上睡觉还总爱闹人,前段时间我们在县医院检查后,诊断出是先心病,县医院说到长春吉林省人民医院心脏病中心做手术安全成功率高,我们就来到省医院进行治疗了。现在我家孩子手术已经四天了,恢复的非常好,睡觉也踏实了,以前医生听心脏有杂音,现在听杂音也没了。 心内科一病区张广成医生向记者介绍:“这是一名年龄只有2岁,体重仅10公斤患有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心病,如果孩子不做手术会反复的肺内感染,生长发育受影响,如果延期治疗很难活过30岁。过去对先心病的治疗方法是开胸手术,创伤较大、恢复慢。现在我们运用介入手术的方法,在X射线引导下由介入导管通过穿刺股动脉和股静脉,经股静脉通过肺动脉及未闭的动脉导管到达降主动脉,送入合适的封堵伞,封堵动脉导管,这样就可以治愈先心病。介入治疗应用数字技术,它扩大了医生的视野,我们借助导管,导丝延长了医生的双手,它的切口(穿刺点),仅有米粒大小,不用切开人体组织,就可治疗许多过去无法治疗的疾病。介入治疗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是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近三年我们运用介入技术已经成功的为三百余名先心病患儿做了介入手术,其中年龄最小的仅8个月,体重只有7公斤”。 张医生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留心观察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经常感冒、喂奶困难或拒绝食物、呛咳、多汗、发育迟缓时,应高度警惕先心病的可能性,及时到医院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一般能够明确诊断。发现后要及时到医院治疗,以免贻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梦晗)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蚕豆的功效是什么
王志学
回答: 蚕豆具有补充营养、促进消化、辅助调节血糖、保护心血管、改善贫血等功效。蚕豆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B族、铁、钾等营养素,适合多数人群适量食用。 1、补充营养 蚕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每100克蚕豆约含8克蛋白质,可作为素食者优质蛋白来源。其维生素B1含量较高,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钾元素对调节血压有一定帮助。 2、促进消化 蚕豆中膳食纤维含量达到每100克约5克,可刺激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所含低聚糖能促进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增殖,但消化不良者需控制摄入量,避免腹胀。 3、辅助调节血糖 蚕豆的升糖指数较低,其抗性淀粉和膳食纤维能延缓葡萄糖吸收。研究表明蚕豆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发挥降糖作用,糖尿病患者可适量替代部分主食。 4、保护心血管 蚕豆所含的皂苷类物质有助于降低血液胆固醇,叶酸可减少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的损伤。钾镁协同作用能调节心脏节律,但肾功能不全者需注意控制摄入量。 5、改善贫血 蚕豆是植物性铁的良好来源,每100克含铁2-3毫克,与维生素C同食可提高吸收率。其所含铜元素参与血红蛋白合成,但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应禁食。 建议将蚕豆作为均衡饮食的组成部分,每周食用2-3次,每次50-100克为宜。新鲜蚕豆需充分煮熟,避免食用未成熟豆荚。蚕豆过敏者、蚕豆病患者及严重肾功能障碍者应避免食用。储存时注意防潮防霉变,发芽蚕豆不宜食用。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可提高铁吸收率,与谷物同食能实现蛋白质互补。 王志学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