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民医院

我院先心病微创技术走上新台阶

时间:2014-08-1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014年7月10日13时40分,我院心外科负责人罗春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余静华(化名)进行了房间隔缺损直视封堵术,一个小时之后,手术顺利结束。这是罗大夫自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交流一年归来之后,于我院开展的的第一台先心病微创封堵术手术,我院先心病微创技术走上了新台阶。

  43岁的余静华女士于一个月前突发上腹不适,本来以为是简单的胃炎,来到我院门诊就医后,经过一系列细致的检查,却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余女士听说我院拥有先心病微创封堵这一先进技术后,立即决定在我院进行手术。“我相信省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也相信罗大夫。”余静华说。

  余静华最后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中央型)、肺动脉高压、隆起糜烂性胃炎,由罗大夫亲自主刀,为其进行微创封堵手术,手术十分顺利。

  “这手术与开胸手术比起来,少遭罪了,真是感谢罗大夫,也感谢省医院能够拥有这么好的技术。”术后恢复中的余静华在电话中对记者说道。

  据记者了解,微创封堵术与传统开胸直视手术手术相比,有几大明显优势:

  一、创伤小,出血少:微创直视封堵术通常只需在胸壁上作3~4cm的切口,伤口小,隐蔽性好,且不需完全开胸,创伤明显小于传统手术,而且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非常少,通常情况下不需输血,从而避免了大多数患者担心的输血感染的问题。

  二、不需体外循环,患者恢复快:传统心内直视术都需体外循环辅助,虽然大多数经历体外循环的患者能恢复正常,但在不同程度上还是存在着异常生理反应,如间质体液增加、血小板减少、溶血、发热、肝肾功能不全、出血异常等等。而微创封堵术不需要体外循环的辅助,从而避免了以上这些不良反应。而且接受微创手术的患者恢复快,通常只需在监护病房观察24小时即可转到普通病房,而心内直视术患者至少观察48小时。

  三、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微创封堵术是在食道超声的引导下完成的,术中可观察手术效果,及时调整,直至将缺损完全封堵。而传统的内心直视术修补存在着缝合不当导致残余漏或传导阻滞的可能性,术中又不易发觉,因此微创封堵术在治疗效果上有明显优势。

  “世界上的房、室缺直视封堵术,是最近10年内逐渐开始兴起的, 我院自2010年开展第一台先心病微创封堵手术以来,一直不断积累经验。2013年我到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和进修学习,期间也与各地同行学习到了不少经验,现在,我院的先心病微创封堵术技术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罗大夫说道,“从儿童到成人,微创封堵术适合众多的先心病患者,且不会留下长长的疤痕,术后恢复快,现在已成为了大多数先心病患者的最佳选择。”

  (董晶晶) 

医院动态

更多 >

小儿先心病不可怕 介入治疗显神通??省医院心内科为2岁先心病患儿做微创经皮动脉导管封堵术获得成功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5~20万例。是我国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日前,吉林省人民医院心脏病中心为一名2岁先心病患儿海娇,做了心脏微创经皮动脉导管封堵术,手术获得成功。 海娇的父亲对记者说:“我们是吉林省长岭县三县堡乡的农民,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经常感冒,总说胸口疼不舒服,晚上睡觉还总爱闹人,前段时间我们在县医院检查后,诊断出是先心病,县医院说到长春吉林省人民医院心脏病中心做手术安全成功率高,我们就来到省医院进行治疗了。现在我家孩子手术已经四天了,恢复的非常好,睡觉也踏实了,以前医生听心脏有杂音,现在听杂音也没了。 心内科一病区张广成医生向记者介绍:“这是一名年龄只有2岁,体重仅10公斤患有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心病,如果孩子不做手术会反复的肺内感染,生长发育受影响,如果延期治疗很难活过30岁。过去对先心病的治疗方法是开胸手术,创伤较大、恢复慢。现在我们运用介入手术的方法,在X射线引导下由介入导管通过穿刺股动脉和股静脉,经股静脉通过肺动脉及未闭的动脉导管到达降主动脉,送入合适的封堵伞,封堵动脉导管,这样就可以治愈先心病。介入治疗应用数字技术,它扩大了医生的视野,我们借助导管,导丝延长了医生的双手,它的切口(穿刺点),仅有米粒大小,不用切开人体组织,就可治疗许多过去无法治疗的疾病。介入治疗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是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近三年我们运用介入技术已经成功的为三百余名先心病患儿做了介入手术,其中年龄最小的仅8个月,体重只有7公斤”。 张医生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留心观察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经常感冒、喂奶困难或拒绝食物、呛咳、多汗、发育迟缓时,应高度警惕先心病的可能性,及时到医院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一般能够明确诊断。发现后要及时到医院治疗,以免贻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梦晗)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孕妇羊水多是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孕妇羊水多可能与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畸形、多胎妊娠、母体感染、胎盘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羊水过多通常表现为子宫增大过快、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 1.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导致胎儿血糖升高,引发渗透性利尿作用,使胎儿排尿量增加,进而导致羊水过多。孕妇需通过血糖监测和饮食控制管理血糖水平,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治疗。伴随症状可能包括多饮、多尿、体重增长过快等。 2. 胎儿畸形 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或消化道发育异常可能导致吞咽功能障碍,减少羊水吸收,从而引起羊水过多。常见相关畸形包括无脑儿、食管闭锁等。需通过超声或MRI检查明确诊断,根据胎儿情况决定是否需终止妊娠或产后手术治疗。 3. 多胎妊娠 双胎或多胎妊娠时,胎盘面积增大和多个胎儿排尿会导致羊水总量增加。孕妇需增加产检频率,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可能伴随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需注意卧床休息和营养补充。 4. 母体感染 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宫内感染可能影响胎儿吞咽功能或肾脏发育,导致羊水过多。孕妇应避免接触传染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时及时就医。确诊后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如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胶囊等。 5. 胎盘功能异常 胎盘绒毛血管瘤或胎盘过大可能增加胎儿血液循环量,促使胎儿排尿增多。需通过超声检查评估胎盘情况,严重时需提前终止妊娠。可能伴随胎儿生长受限、胎动减少等症状,需加强胎心监护。 孕妇发现羊水过多时应避免剧烈运动,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氧,每日记录胎动情况。饮食上需控制水分和盐分摄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和胎心监护,若出现宫缩频繁、阴道流液等异常需立即就医。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自行服用利尿药物。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