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胸外科 (共11位医生)

科室简介

胸外科目前拥有45张病床、术后监护室4张床位,技术力量雄厚、专业人员齐备。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研究生导师2名、博士生2名、硕士生3名。
  能开展全部普胸手术,疾病诊断率、手术成功率及病人存活率均达到全市一流水平。在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及气管疾病等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开展了胸部恶性肿瘤围手术期的辅助化学治疗,达到了满意的疗效,每年可完成300余例普胸手术,承担着北京市东部地区的各种胸部外伤的抢救工作。我科开展微创手术近十年,胸腔镜手术已完成肺大泡切除、纵隔及食管病变切除等手术几百例,达到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满意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外科治疗是我科的特色项目,开展治疗肺气肿的新方法—肺减容术(LVRS),不论在手术例数上还是科研方面均保持全国领先地位。2005年开展肺移植工作,已取得卫生部肺移植资格认证。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肺结核验血报告主要看哪些指标
马晓斌
回答: 肺结核验血报告主要关注血常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结核抗体检测、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指标。这些指标有助于辅助诊断结核感染、评估炎症程度及免疫反应状态。 1、血常规 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比例变化较常见。肺结核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部分患者伴有轻度贫血,表现为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降低。血常规异常程度通常与病情活动性相关,但缺乏特异性,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是急性期反应蛋白,肺结核活动期患者血清水平多明显升高。该指标敏感度高但特异性低,可用于监测治疗反应。经有效抗结核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会逐渐下降。持续高水平可能提示治疗效果不佳或合并其他感染。 3、红细胞沉降率 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是结核病非特异性炎症指标。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常显著加快,可达每小时50毫米以上。该指标动态变化可反映疾病进展及治疗效果,但受贫血、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需结合临床分析。 4、结核抗体检测 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包括IgG、IgM等抗体类型。阳性结果提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但无法区分活动性结核与潜伏感染。抗体检测敏感性较低,阴性结果不能排除结核病。该检查更适合辅助诊断菌阴肺结核或肺外结核。 5、γ-干扰素释放试验 γ-干扰素释放试验通过检测结核特异性T细胞反应判断感染状态。该试验不受卡介苗接种影响,特异性较高。阳性结果说明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但需结合临床表现区分活动性结核与潜伏感染。阴性结果对排除结核病有较高参考价值。 肺结核诊断需综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证据。验血指标仅作为辅助手段,不能单独确诊。患者应遵医嘱完成痰涂片、痰培养等病原学检查。治疗期间定期复查相关指标有助于评估疗效。日常需加强营养支持,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避免劳累,注意隔离防护以减少传播风险。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