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石龙博爱医院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成功施行左侧人工股骨柄翻修术+股骨 骨折切复钢缆环扎固定术

患者胡某,女性,84岁,东莞市石龙镇人。2个月前因"左股骨颈骨折"在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分院成功进行了左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切口愈合好,功能恢复理想,治愈出院。近日,患者在家不慎摔倒,以左髋部先着地,即感左髋畸形、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站行,急诊送来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分院骨关节科就诊,X光示:左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入院诊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入院后经过详尽的检查,发现患者股骨假体柄周围见明显透亮线,说明假体柄松动,属于不稳定型骨折,有明确的手术指征。经过缜密的术前规划,近日在硬外麻下进行左侧人工股骨柄翻修术+股骨骨折切复钢缆环扎固定术。手术顺利完成,术后予预防感染、抗凝、功能锻炼、生命支持等综合治疗后,切口甲级愈合,术后2周患者恢复活动能力,可在助步器保护下行走。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是临床上少见的一种疾病,但随着近年来老年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增加,且大部分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与日俱增。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是关节外科、创伤骨科交叉的病种,其病情复杂,对专业技术要求高,是关节外科与创伤骨科里高水平的手术之一。其不仅需要关节外科专业知识,还要兼具雄厚的创伤骨科基础,因此,此类病例是骨科医师很棘手的难题。目前,对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国际通用的分型是Vancouver分型,分为A、B、C三型。胡某即属于 Vancouver B2型,意味着:股骨假体柄松动,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同时具备假体不稳定及骨折端的不稳定。因此,必须更换一个加长型假体+钢缆环扎固定股骨骨折的内固定方案来处理,才能同时取得假体和骨折的双重稳定性。该患者手术十分成功,术后患者恢复迅速,明显矫正了髋关节的畸形,改善髋关节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讯员:蒙剑德)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宝宝面肌抽搐的病因
邵自强
回答: 宝宝面肌抽搐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刺激、神经发育异常、外伤或感染、癫痫等因素有关。面肌抽搐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可能伴随眨眼、嘴角抽动等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干预措施。 1、遗传因素 部分宝宝面肌抽搐与家族遗传史相关,如先天性肌强直或代谢性疾病。这类情况通常在婴幼儿期显现,表现为面部肌肉重复性收缩。家长需及时就医进行基因检测,医生可能建议营养支持或药物干预,如使用维生素B12注射液、左卡尼汀口服溶液等改善神经代谢。 2、环境刺激 强光、噪音或情绪紧张可能诱发短暂性面肌抽动。这类抽动多为生理性反应,表现为突发性单侧面部肌肉颤动。家长需减少环境刺激源,保持宝宝情绪稳定,可通过轻柔按摩或热敷缓解症状,无须特殊药物治疗。 3、神经发育异常 面神经通路发育异常可能导致慢性抽搐,常伴随吮吸困难或表情不对称。此类情况需通过肌电图和头颅影像学检查确诊,医生可能推荐神经营养药物如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甲钴胺片等促进神经修复。 4、外伤或感染 产伤、头部撞击或中耳炎等感染可能损伤面神经分支,引发节律性抽动。这类抽搐多伴随局部红肿或发热,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同时配合物理康复训练。 5、癫痫发作 部分局灶性癫痫发作以面部抽搐为首发症状,可能伴随意识障碍或肢体强直。需通过脑电图明确诊断,医生可能开具抗癫痫药物如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奥卡西平口服混悬液等控制发作。 家长发现宝宝持续面肌抽搐时,应记录发作频率和诱因,避免强行按压抽搐部位。保持饮食均衡,适当补充钙镁等矿物质,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若抽搐伴随发热、呕吐或意识改变,须立即就医进行神经系统评估。日常可通过抚触和音乐疗法帮助宝宝放松面部肌肉,定期随访神经发育情况。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