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

检验科 (共2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位于北京协和医院东西两院,东院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1号(邮政编码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新业务楼3段1层(生免实验室)和2层(病房化验室、病毒室)、1段2层(外宾门急诊化验室)、5段1层(急诊化验室)、老楼9号楼2层(微生物实验室)、门诊楼1层(门诊化验室)、北配楼7层(特需、卫干门诊化验室)及肠道门诊化验室。西院检验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单大木仓胡同41号(邮政编码 100032)门诊楼2层(门诊化验室)、4层(生免室、临检室、微生物室)及北楼1层急诊科(急诊化验室)。 检验科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下设临床基础检验与细胞学专业组、临床生化与免疫专业组、临床微生物专业组,每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1-2名;干部保健基地检验科作为独立实验室设置组长1名;另外配备科室秘书1名,工程师1名。检验科三大专业组共辖16个实验室,34个子专业领域,专业配置合理,能够满足大型综合医院临床工作需求。

  检验科目前拥有固定资产接近1个亿。拥有10万元以上的仪器40余台,其中包括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细菌培养仪、自动鉴定仪,大型生化自动分析仪,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多参数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等。

  检验科开展检验验项目300余项,各专业的实验方法学8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微免实验室细菌室在院内感染监测及其耐药机制研究,疑难菌鉴定和感染疾病诊断等方面全国领先;血清病毒室在国内较早建立衣原体感染诊断、获得SARS毒株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生免室在北京市独家开展血红蛋白电泳。

  检验科现有在职职工95人(68%),合同制员工及退休返聘人员45人(32%)。

  在职职工学历构成 :博士4人、硕士15人、本科34人、大专24人、中专人16人、高中2人;职称构成:正高4人副高10人中级44人初级35人其他1人。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均具有检验相关专业背景及相应的检验专业职称,各岗位均经过严格的外部或内部上岗培训及考试,岗位授权明确,职责清晰。共 34人拥有“全国大型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岗证”, 12人拥有“卫生部临床基因扩增检验上岗证”,7人拥有 “北京市HIV抗体初筛检测上岗证”。各管理岗位职责明确,分工清楚,对日常管理工作鼓励员工全员参与(见图5),目前各类兼职管理员占正式员工的25%以上。

  检验科的质量管理体系于2007年5月开始运行,范围覆盖检验科固定场所进行的所有检验工作。检验科按照“准确、快捷、热情”的质量方针,根据CNAS-CL02:2006《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ISO/IEC15189:2007)的要素并参考CAP的部分技术要求,建立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便医护人员及患者,提供快捷的检验报告;不断进行实验方法学研究及经济学评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较为经济的检验方法,以减少医疗成本;加强与临床的交流与沟通,热情为医护人员及患者提供检验咨询服务。

  检验科于2008年4月通过国家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审,并于同年6月获得ISO15189认可证书,证书共覆盖246个检测项目,2009年6月通过了监督评审。整个质量体系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为了保证全部的检测活动能够满足质量要求,检验科严密监控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检测过程的质量。分析前阶段:为保证标本的正确采集和运输,严格控制从患者准备、样本采集、标本保存及运输的各实验前环节,检验科设计、印刷《检验科标本采集、运输指南》分发各临床科室和门诊部,并多次组织护士和外勤人员培训相关知识,促进医护人员能力的提高;同时编制《检验科标本采集、运输指南》(患者版),指导患者正确留取并送检尿、便、痰等标本。检验科各专业组建立明确的标本接收、拒收标准,严格控制标本质量,不合格标本及时反馈临床。分析中阶段:建立完善的检验方法性能评价程序和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价程序,参加美国病理学家学院(CAP)能力验证(PT)、北京市临检中心、卫生部临检中心(CNCCL)、英国国际室间质评计划(IEQAS)以及香港玛丽医院等组织的实验室比对以评估和监测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分析后阶段:规范检验报告的形式、审核和修改流程,在科学评估不同检测项目稳定性的基础上,建立《检验样品管理程序》,严格控制样本的储存条件和时间。

  教学及科研情况

  近十余年来检验科承担了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卫生部公益行业基金,世界卫生组织等多项科研项目。培养各级各类实习生、进修生,硕士生数百名。

  教学工作:

  检验科承担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8年制“诊断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检验专业的教学及全国检验专业住院医师、实习医生和进修医生的培训工作。

  1.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前,检验科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招收临床实验诊断学微生物专业和临床实验血液学专业的研究生。招生比例为:硕士2~3名/年,博士1名/年。

  2.中国协和医科大学8年制“诊断学”实验课程:平均40学时/年。

  3.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检验专业的教学课程:包括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临床基础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临床微生物检验和专业英语共七门功课,平均286学时/年。

  4. 住院医师培训:2005年北京协和医院医院检验科开始面向社会,招收住院医师培训,平均3~4名/年。

  5. 实习医生实习:近十年来,来自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近十所院校的实习生36名,其中,大部分优秀学生毕业后留在北京协和医院医院检验科工作,并在相应岗位起到带头作用。

  6. 进修医生实习:近十年来,406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生在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进修学习,其中理论授课学时平均108学时/年。

  科研工作:十余年来检验科承担了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卫生部公益行业基金,世界卫生组织等多项科研项目,基金总额超过1000万元,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奖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一项、北京市科技奖一项,主要参与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一项,部级奖三项、院校级科研成果奖九项、通过部级鉴定的四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超过900篇,编着学术着作20余本。尤其细菌耐药和耐药监测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中国风湿免疫病人群活动性结核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治疗效果及预后研究”课题启动会召开

7月23日,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中国风湿免疫病人群活动性结核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治疗效果及预后研究”(Epidemiological Study and Therapeutic Evaluation of Rheumatic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ETHERTB)课题启动会在我院学术会堂报告厅举行。 受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重大专项处邢若奇处长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研究所所长、结核领域病原专家组组长金奇教授。我院张抒扬副院长、内科学系主任张奉春教授、感染内科前任主任邓国华教授、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风湿免疫科副主任赵岩教授、科研处黄辉副处长、财务处王爱青副处长以及12家课题分中心负责人出席本次启动会。会议由该项目负责人、感染内科副主任刘晓清教授主持。 张抒扬副院长在欢迎辞中讲到,该课题研究人群为风湿免疫病患者,是一组特殊的人群,为我国结核病的防治提出了一个新的艰巨任务,课题意义重大,利国利民。同时,本课题依托全国排名第一的风湿免疫科,通过与感染内科共同合作,组建了非常优秀的团队,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张院长表示,医院及科研管理部门将全力做好项目的协调、管理和服务工作,希望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风湿免疫科、感染内科以及各参加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集中力量、集中精力做好该项目。同时,希望项目终期考核时能够实现科技的创新及转化医学的应用,对该领域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随后,邢若奇处长首先提出传染病专项的主要目标,即降低“三病两率”和提升新发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置能力。结核病防治作为近年来的弱势项目亟需加强,希望有更多的研究人员和医务人员加入到研究团队中。邢处长指出,我国目前缺乏风湿免疫病人群结核患病率、发病率的流行病学基线数据,该课题做了很好的补充,希望能够探索更加完善的治疗方案,建立示范区,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此外,邢处长表示,国家近年来对项目的科研管理、经费管理、成果产出和伦理等方面均有较严格的规定,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顺利通过终期审核。 金奇所长还指出,在未来可预见的10-20年,不对结核病预防性疫苗抱有希望,在治疗上近50年基本无新药。此外,目前结核发现率低,治疗率低,多耐药比例高。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数据显示,每年新发病人可达100多万。这些问题导致结核疫情及面临的防控形势非常严峻。因此,希望通过重大专项的实施推动我国结核病的防控和防治。本项目依托强大的团队,希望能够达到三个方面的成果:第一,建立风湿免疫病人群结核患病率和发病率的基线;第二,探索风湿免疫病合并结核患者新的治疗方案;第三,示范推广经验。 刘晓清主任介绍了本项目的总体目标及技术路线、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考核指标、年度计划及目标等。刘主任强调,各分中心要先做预实验,经感染科、风湿免疫科、流行病学专家及总中心讨论后,方可进行正式招募。张奉春主任和曾小峰主任均指出该课题意义重大,表示一定群策群力,努力把课题做好。 科研处黄辉副处长、财务处王爱青副处长分别从项目总体要求、项目管理依据、财务管理、生物安全管理、成果管理以及结题验收几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具体要求。 最后,刘晓清主任介绍了项目的任务计划,各分中心分别对科室规模、构成、年度计划等做了介绍,并就一些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 我国是结核病大国,每年新发病例100多万。我国每年新发结核病100多万,而风湿免疫病近年来在我国也是一个庞大的人群。该人群由于自身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及免疫功能低下等缺陷,是结核的易感人群。而我国目前缺失这部分人群结核感染的流行病学基线数据,也无风湿免疫病人群结核规范治疗的相应指南,因此,该项目将填补中国乃至世界上这方面的空白,具有重大意义。 该课题由我院作为总牵头单位,发挥协和在风湿病与结核病方面的优势,联合全国其它12家大型三甲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等协同攻关,为今后多学科合作提供了很好范例。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