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人民医院

骨科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取得突破

时间:2013-05-0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家住克井68岁的韩女士患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5年,期间经服药、针灸、理疗等均未见好转,已导致膝关节内翻畸形,行走和下蹲都很困难,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近期在我科接受了双膝关节置换后,刚外出旅游回来,她激动的说:“早知道我们医院的技术这么先进,就早些来做手术了,也少受些罪。”

  今年2月,骨科通过了省专家组的评审验收,成为我市唯一有资质实施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的科室。骨科也配套成立了爱心人工关节置换中心,开展术前评估、术后功能康复锻炼指导等工作,已形成了一系列完整、成熟的诊疗体系。截止目前,骨科已开展了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手术73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医院动态

更多 >

心内一科成功实施我市第一例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

近日,我院心内一科成功实施了我市第一例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患者是一位68岁女性,阵发性房颤病史10年,频繁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已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就诊于多家医院药物治疗后,房颤仍反复发作。我院心内一科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共同合作,为该患者成功实施了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困扰患者多年的房颤彻底治愈,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也是最紊乱的房性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房激动完全不协调伴有继发性心房机械功能受损和恶化。人类一生中发生房颤的危险是20-25%。从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房扑动(房扑)到房颤的发生发展过程,不难看出,房颤是心房激动紊乱程度最高阶段。临床上,房颤可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等三类。房颤的最大危害不仅是心房收缩功能的丧失,而且房颤潜藏着极高的脑卒中发生率。 房颤的治疗原则包括速率控制、节律控制和血栓控制等三个方面。速率控制是治疗措施,节律控制是治本原则。以药物维持窦性心律往往需要终生药物依赖,承受药物副作用,而且面临随时复发的危险。血栓控制是治本原则下的必要补充,目的在于预防心耳血栓形成和减少脑卒中发生率。 从房颤时心房电位的素乱无序,便知房颤机制的错综复杂,然而,归纳起来,房颤机制不外乎触发和维持两个方面,当两种机制呈不同比例融合时,即表现出行行色色的房颤。阵发性、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房颤机制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在促发因素占主导的个体,房颤表现为阵发,而且触发因素越强发作次数越频繁,在维持因素占主导的个体,房颤一旦被触发便倾向于持续下去。阵发性房颤的发作越频繁,心房的电解剖重构就越明显,电解剖重构的结果就是基质的形成,基质是房颤维持的物质基础,是心电稳定性的基础,基质改变越严重心电稳定性越差,房颤越容易持续。 采用导管消融隔离肺静脉实现房颤节律控制的策略,已经成为目前药物难以控制的阵发性房颤的首选治疗。各种消融策略在于改良左房一肺静脉交界区(肺静脉前庭),造成肺静脉电隔离,成功治愈了大多数阵发性房颤。令人惊奇的是,这些不同消融策略产生了几乎相似的成功率( 75-85%)和相似的复发率(10-20%)。用于慢性房颤射频消融策略有肺静脉隔离策略、解剖或电图靶向消融策略以及线性消融策略。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房颤患者和器质性心脏病房颤患者不断增加。房颤导管消融的故事还在编纂演绎之中,我们相信,新的房颤理论的诞生必然会带来新的房颤消融策略,新的消融策略必将进一步提高房颤的治愈率。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吃了避孕药拉稀怎么办
冷启刚
回答: 吃了避孕药拉稀可能与药物副作用、胃肠功能紊乱、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观察症状、暂停药物、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1、调整饮食 出现腹泻时应选择低脂、低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生冷油腻的食物,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可少量多餐,减轻消化负担。适当补充含钾食物如香蕉、土豆泥,预防电解质紊乱。 2、补充水分 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丢失,需要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上,分次少量饮用。观察尿液颜色,若呈深黄色提示脱水需加强补水。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 3、观察症状 记录腹泻次数、粪便性状及伴随症状。若每日腹泻超过3次、持续超过2天,或出现发热、血便、严重腹痛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或其他并发症。同时需观察是否出现避孕药的其他不良反应如头痛、乳房胀痛等。 4、暂停药物 若腹泻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可考虑暂停服用避孕药,改用其他避孕方式。但需注意突然停药可能导致避孕失败,应咨询医生后决定。停药期间建议使用避孕套等屏障避孕法,避免意外妊娠。 5、就医检查 腹泻伴随严重脱水、持续发热或血便时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建议粪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排除肠道感染。根据检查结果可能开具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或调整避孕药品种类。切勿自行服用止泻药掩盖病情。 服用避孕药期间出现腹泻应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加重症状。保持规律作息,减少精神压力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日常可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若反复出现药物相关腹泻,建议咨询医生更换避孕方式,如改用避孕环、避孕贴等非口服制剂。用药期间出现任何异常反应都应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