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水潭医院

【护士的故事】感受温暖

时间:2014-07-25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座右铭】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

  2014年3月的一个下午,北京市怀柔区某地发生持刀伤人事件,6人死亡,多人受伤。事发第二天,脊柱科收治了一名事件受害者,8岁男孩徐向东。他被诊断为脊髓损伤伴截瘫。

  男孩全身多处刀伤,更严重的是脊髓损伤带来的剧烈疼痛和瘫痪,让他痛苦的煎熬着,哭着。这么年轻的生命,正是孩童时期懵懂的年纪,还没有懂得什么是爱和被爱,还没有体会什么是温暖,却只能终身与床椅为伴了。他的妈妈也因此次事件身体受到重创,全身多个脏器受到刀刺伤,在重症监护室始终未脱离危险。在场的每位医生、护士、还有他的家人无不为之遗憾、感叹,甚至落泪。

  为了可以使他尽快好起来,刘名名竭尽所能的帮助他。治疗过程中,定时为他翻身、拍背,给予气垫床护理,密切观察骨隆突处皮肤状况,避免压疮的发生;鼓励他多饮水,避免尿路感染;协助他佩戴好足踝支具,避免足下垂的发生;告知他和家人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的方法以及重要性……但刘名名认为他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样不能忽视。她一边鼓励他要坚强,要树立信心,一边安慰他的家人,希望他的家人可以给予他强大的社会心理支持。

  经过14天的治疗后,男孩不仅病情有所好转,精神上也明显比入院当天乐观了许多。他不再哭闹,眼神里多了一份坚毅。出院前,他的妈妈拖着欠安的身躯在床旁握着他的手,鼓励他。刘名名知道,这对母子定是有勇气面对将来的一切的。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帕金森病吃药能治好吗?
邵自强
回答: 帕金森病吃药通常不能完全治好,但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和日常护理等方式。 1、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补充多巴胺或调节多巴胺功能来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等。左旋多巴制剂如多巴丝肼片可以补充脑内多巴胺,改善运动症状。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片能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如司来吉兰片可延缓多巴胺的分解。这些药物能显著改善震颤、僵硬等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疗效减退或副作用。 2、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帕金森病患者,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等手术治疗。该手术通过植入电极刺激特定脑区,能有效改善运动症状。手术适应证包括药物疗效明显减退、出现严重运动波动或异动症等。手术治疗需要严格评估,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3、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对维持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物理治疗可改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作业治疗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言语治疗可解决吞咽和语言障碍。康复训练应长期坚持,包括步态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等。太极拳、舞蹈等运动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4、心理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能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生活质量。家属也应参与心理干预,学习如何更好地支持和照顾患者。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 5、日常护理 良好的日常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至关重要。家属应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预防便秘。居家环境要安全,防止跌倒。鼓励患者适度活动,保持社交。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副作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自尊心。 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长期控制症状,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康复锻炼,注意饮食营养和作息规律。家属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患者适应疾病带来的变化。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