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水潭医院

北京积水潭医院专家赴广东中山市为百姓义诊和健康知识讲座

时间:2011-06-24 19:02 作者:复禾健康

        2011年6月18日,由北京积水潭医院田伟院长亲自带队的7名骨科专家、4名其他学科专家、医务部和护理部主任等一行抵达广州中山市,为广大中山市民进行现场义诊和开展健康科普知识讲座活动。

        参加此次义诊的专家有: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助理吴新宝、手外科主任田光磊、小儿骨科主任郭源、骨肿瘤科主任医师张清、矫形骨科副主任医师黄野、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何达、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雪松、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张国英、普外科主任赵景明、心内科主任医师孙华毅、中医正骨科主任李建民、护理部主任高小雁等。宣教中心与中山市各媒体合作进行了宣传报道工作。         18日早上8:30,离义诊开始还差半小时,中山纪念堂广场上的市民就排起了长队。很多市民从中山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报纸上提前知道了积水潭医院专家要来义诊的消息,一大早就来到了中山纪念堂广场等候。当天气温达到32℃,闷热潮湿,专家们冒着酷暑热情地接待每一位患者,耐心地解答每一个问题;护理部主任高小雁、副主任鲁雪梅为患者量血压。从早上8:30到中午12:00,直到看完最后一名病人,专家们才回到休息室。据统计,此次义诊患者达到600余人,全天发放7个骨科科室介绍400套(2800份)。

         此次义诊活动受到了中山市民的热烈欢迎,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年纪最大的老奶奶已经82岁,最小患者的还不到1岁。“北京积水潭医院的专家们能来中山义诊实在太好了!我们早就听说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是全国最好的,现在不用长途跋涉、不用担心挂不上号就能看病,非常感谢积水潭医院!”张女士8点钟就来到广场,她一年前左腿胫骨骨折,想让专家看看她的恢复情况

        “以前看病心里都没底,看了积水潭医院的专家,我心里有底了。创伤骨科的吴新宝主任不仅给我看了病,还告诉了很多健康的理念,真是受益匪浅!”

        李先生一家三口都来到了广场,他是带女儿来看病的。他的女儿患有先天性髋臼脱位,两年前在广州地区做了几次手术都没有好转。他抱着最后的希望来到积水潭医院,找到了小儿骨科主任郭源。尽管手术难度非常大,郭源主任还是克服困难,决定再为孩子做一次手术。孩子的手术很成功,家长也非常感激。“听说积水潭医院要来义诊,我们就赶过来了,想给孩子复查一下,但真没想到来义诊的是郭主任,我们不用到北京就能复查了。”李先生的感激之情无法表达,买来鲜荔枝送给郭主任和参加义诊的专家们。

临近中午,遮阳棚里的温度达到35度,很多前来咨询和看病的市民要自己掏钱给专家买饮料解暑降温,医患之间浓浓的情谊在义诊现场随处可见。中山市副市长唐颖、卫生局副局长杨汉东和南区书记袁永康也特地来到义诊现场慰问专家,并帮助行动不便的患者就诊。

         当天下午3点,脊柱外科教授田伟院长在中山纪念堂举行了一场大型健康讲座??《骨的健康》,600多市民来到现场聆听。有座着轮椅来的,有丈夫陪着怀孕的妻子来的,还有一家三口抱着孩子在课堂听课的。田院长首先介绍了积水潭医院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现今发展现状,让广大市民对积水潭医院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随后,田院长结合人体骨骼系统的生理、病理特点,从“骨的健康、骨的疾病和如何看待和保持骨的健康”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并告诉市民如何通过“饮食、运动和阳光”综合生活方式来预防骨科疾病。讲座还针对大家普遍关心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和骨质疏松等问题进行了现场答疑。

       “这次义诊活动比以前规模要大,而且来的病人更多,这说明中山市民对积水潭医院的认知开始提高了。希望以后我们再做义诊活动时会有更多的病人来,我们也会开展一系列健康讲座,为当地老百姓传播正确的健康知识,让他们更好的生活。” 田伟院长对这次中山义诊活动给予了肯定。

健康讲座结束后,田伟院长和中山市南区办事处的相关领导一起到北京积水潭中山骨科医院的施工现场视察新院建设情况,并听取了汇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梗塞溶栓后的观察要点
邵自强
回答: 脑梗塞溶栓后需重点观察神经功能变化、出血倾向、生命体征、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溶栓治疗是急性脑梗塞的关键干预手段,但存在颅内出血等风险,需通过系统监测评估疗效与安全性。 溶栓后24小时内应每15-30分钟评估一次神经功能,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监测意识水平、肢体肌力及语言功能。突发头痛加剧或新发神经缺损提示颅内出血,需立即行头颅CT检查。血压需维持在收缩压180mmHg以下,舒张压105mmHg以下,过高易诱发脑出血,过低可能加重脑缺血。皮肤黏膜瘀斑、穿刺部位渗血或消化道出血提示纤溶系统过度激活,需检测纤维蛋白原水平。再灌注损伤可表现为意识障碍加重或癫痫发作,需监测脑水肿情况。 溶栓后48小时需持续心电监护,房颤患者重点观察有无新发栓塞。吞咽功能评估可预防吸入性肺炎,床旁饮水试验阳性者需鼻饲饮食。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需观察肢体肿胀及皮温变化,必要时行血管超声检查。血糖波动可影响脑细胞代谢,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10mmol/L。血管再闭塞可表现为症状反复,需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血流情况。 脑梗塞溶栓后应保持卧床休息24小时,避免剧烈咳嗽或用力排便增加颅内压。饮食宜选择低盐低脂流质食物,吞咽障碍者需经鼻饲管缓慢喂食。康复训练应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尽早开始,从被动关节活动逐步过渡到主动运动。定期复查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头颅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家属需学会识别嗜睡、呕吐等预警症状,出现异常立即联系医疗团队。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