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世纪坛医院

前进中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时间:2014-08-2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成立于2013年1月,是依据卫生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2010〕62号文的相关规定,参照美国药典(第27版)、澳大利亚药物配置标准设计并建造。建筑面积502m2,其中净化区92 m2,设有水平层流台5个,生物安全柜4台。人员已由最初的8人,发展到固定制人员19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15人。目前服务的病区已基本扩展至全院,日均调配2200袋左右,达到设计要求。与其它医院PIVAs相比,我们在硬件建设、管理上有着自己的特色。

  一、工作人员参与PIVAS的全程设计

  内部设备选型,更衣柜、鞋柜、清洁间等硬件设计均有管理人员参与其中。通过近一年的使用情况证明,硬件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二、PIVAs的管理

  (一)采用目视与6s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对环境、物品、作业、药品、行政、质量、流程、安全等八个方面进行管理,共设计标识61类,3377个。

  我们将“规范效果”的照片,粘贴于相应的区域,以此来提示员工该怎么做。运行一年来,效果较显着,做到了“看得见的管理”、自主管理、自我控制,达到了定置管理的目的。

  (二)人员管理

  在院领导的指导下,在配制环节采用弹性制工作模式,即上午在PIVAs工作,下午回原科室工作,这种模式提高了人员的利用率。

  (三)质量管理

  1.确保输液质量

  (1)每袋输液一个药筐,并按给药时间分成3批,分别放入不同颜色的小筐中。(蓝:第1批;粉红:第2批;绿:第3批)

  (2)五步核对到成品配制。一袋输液经审方、排药核对、入仓前核对、配制人员核对并配制、配制后核对等五个步骤,确保输液质量。

  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对医嘱进行审查。同时严格按说明书的方法进行配制,并对需控制配制时间的药品,在输液标签上注明配制时间。

  3.加强药品的管理,建立了当时我院第一个药品阴凉库(19m2),常年温度保持在20℃以下。

  (四)安全管理

  为确保配制人员及环境的安全,细胞毒药物只能在具有独立空调系统的万级环境中,在局部百级的生物安全柜下配制。配制人员带双层手套,三层口罩,尽可能地降低药物对人体的危害。同时,配制间内配备细胞毒药物溢出包,制订了《细胞毒药物的溢出及废弃物处理规程》、《静脉用危害药品调配标准操作规程》以防药物遗撒。

  (五)团队建设

  1.为建设一个团结合作、学习型的团队,定期组织学习药品说明书,并要求工作人员分别完成《审核、配制化疗药物的注意事项》、《需特殊条件保存药品目录》、《抗生素配制与使用》、《全肠外营养液调配标准操作规程》、《使用时有特殊滴速要求的药品汇总》等资料整理。

  2.团队标识的设计。由工作人员自行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团队图标。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人员不分周六、周日、节假日,辛勤工作,以专业的药学知识、专业的洁净操作技术,确保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医院动态

更多 >

产科成功为KT综合征产妇行剖宫产术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周围血管疾患,KT综合征合并妊娠相对来讲案例少,病情较严重,它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病因不详的、复杂的脉管畸形。其临床特征为静脉-毛细血管畸形、骨和软组织肥大、非典型性侧支静脉曲张。 产妇30岁,自幼左下肢静脉曲张,双侧不对称,近两个月左下肢增粗明显,无腹痛及阴道出血等症状,于8月5日孕37+3周,因左下肢静脉曲张伴盆腔血管异常,由大兴某医院转入我院进一步检查。现孕40+3周,无产兆,要求终止妊娠,于8月25日收入我院。 8月25日开始给予引产,26日患者产程进展迟缓,宫口开大3cm无进展,活跃期停滞。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交待病情及手术指征,患者病情较重,此病例罕见,结合全科讨论制定预案,患者及家属表示理解,同意剖宫产并签字。 产妇病情较危重,盆腔血管畸形,若稍有不慎容易产时、产后发生大出血,据同类病例文献报道,出血约有6000ml。术前制定充分预案,以防出血。联合血管外科,罗小云主任保驾护航,于莎莎主任娴熟的手术操作,赵斌江主任亲自进行手术麻醉,在多名医生的努力下共同完成手术,于8月26日在腰麻下行剖宫产术。 手术中,大家小心翼翼,开腹探查,逐层切开皮肤,可见壁层腹膜怒张突起的血管瘤,且出血点此起彼伏延绵不断,子宫下段表面布满曲张放射状血管。术中小心谨慎,于17:28顺利剖娩一男婴,体重2420g。术中出血共计约300ml,术后产妇情况较好。 该患者深静脉栓塞、血栓栓塞性疾病和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高,而妊娠期特有的生理变化可加重该病的症状,特别是静脉栓塞和出血的危险性增加,因此不建议此类疾病患者妊娠。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