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

药学部“个体化用药监测技术室间质评体系的建立及应用”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时间:2014-08-1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8月7日,药学部药物临床风险与个体化应用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承担的北京市科委2013年度科技创新基地培育与发展工程专项验收会在北京医院北楼B座药学部顺利召开。会议由北京市科委技术交易促进中心的房晓丽主持,由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魏敏吉教授、海军总医院张沂主任、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中心李洋、协和医院关健博士、北医三院王舜娟高级会计师担任此次验收评审专家。北京市科委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处处长杨仁全、我院党委书记王建业、科研处副处长周钱、药学部主任胡欣和副主任杨莉萍、临床药理室副主任史爱欣等参加了项目验收。

  王建业书记首先致辞,对各位专家和领导的莅临指导表示欢迎。王书记表示我院一直关注药学部学科建设,此次专项医院给予1:1资金配套支持,希望通过此类课题的开展,进一步提升药学部的科研与创新能力及整体建设水平。随后药学部和重点实验室主任胡欣教授介绍了项目的整体完成情况:在项目实施中建立了临床药物基因检测与临床研究药物浓度检测室间质评体系,在北京地区开展了临床个体化用药检测实验室室间质评,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临床个体化用药检测室间质评培训及研讨交流,近60家临床实验室参与该质评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各项考核指标圆满完成。建立的个体化用药监测室间质评体系,一方面填补了现有室间质评体系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实验室间的比对确定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协助监管部门对实验室的能力进行考核、监督。通过项目实施,重点实验室与卫生部临检中心、卫生部老年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及多家国内外制药企业深入开展了产学研合作,现承担多项科研课题,发表课题相关文章80篇,申请专利1项。在资源整合、基础研发、成果转化和人才聚集能力方面取得新进展。

  与会领导与专家认真听取了汇报、审查了相关材料,经过质询、讨论,对项目的完成情况给予了高度肯定。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具有重大意义,实验室顺利完成了既定的目标和任务,较好的整合了相关资源,提升了技术研发能力,进一步完善了实验室的建设,专项管理科学,经费使用符合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规定,同意通过验收。

  最后,市科委杨仁全处长进行会议总结,对重点实验室提出了更高期望,希望实验室能继续发挥平台优势,特别是在行业标准、文化基因传递方面实现更多成果转化。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