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核医学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上海中山医院核医学科由荣独山教授于1958年组建,系我国重要的核医学临床、科研、教学和药理基地,其总体医疗和科研水平在国内于领先地位。

1958年 中山医院成立同位素实验室

1959年 建立放射医学教研组、放射医学研究所

1964年 编辑出版了中国第一本专著“临床同位素学”

1978年 受卫生部委托承办了临床核医学医师进修班

1978年 作为第一批硕士点,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79年 批准成立核医学研究所

1990年 通过评审确定为博士点

1991年 定名为核医学科

1994年 被批准为国家放射性药品药理基地

1997年 被列为“211工程”发展规划重要学科之一

上海中山医院核医学科医疗工作主要包括放射性核素的体内诊断、体外检测和开放性同位素治疗三个方面。

体内诊断

以核医学影像学诊断和功能测定为主。常规项目包括SPECT心血池显像、心肌灌注显像、全身骨显像、脑灌注显像、甲状腺显像、肝、胆、肝血池、门脉血流、消化道出血显像、胃排空测定、肾动态显像、移植肾监护、肾静态显像、肺通气和灌注显像,以及肿瘤阳性显像等。功能测定包括甲状腺功能、肾功能测定等。其中有些项目为该室根据临床需要开设的新项目。

体外检测(放射免疫测定)

目前测定激素、肿瘤标记物、各类抗原性物质、药物等计30余项(包括T3、T4、FT3、FT4、ΓT3、超敏TSH、AFP、CEA、CA19-9、CA125,等等)并涉及免疫测定新技术的研究。临床常用项目,如AFP测定已能在24小时内提供检测结果。

放射性核素治疗

放射性内照射治疗包括使用131I、32P、153Sm、89Sr等放射性核素治疗甲状腺癌转移灶、甲状腺功能亢进、肿瘤转移所致骨骼疼痛,以及肿瘤导向治疗的研究等。敷贴治疗用于表浅血管瘤、疤痕、皮肤病变的治疗。开设放射性核素治疗观察病房,设床位8张。

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获优秀论文奖10余篇.被SCI收录12篇。

参加国际会议多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外二支部参观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

记录过居民生活的老相机、老党员关心照顾独居老人的老照片、通过幻影成像技术再现的上世纪90年代华阳路街道的党员干部在极端天气下走访居民的场景一一呈现。 即将迎来建党93周年之际,外科二支部的同志们来到位于中山公园内的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学习活动。 博物馆内布展共分5部分,展出了400余幅照片、300余件实物、100余件艺术品,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推进“凝聚力工程”、加强基层党建的过程。 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浓缩着一个时代的回忆,展馆中出现的“铜铃铛”、《万碗寿面庆重阳》油画、“感恩石”等物件,支部里有不少上海老城厢、小弄堂出来的“老上海”看到这些熟悉的物件倍感亲切。讲解员娓娓道来“凝聚力工程”建设的20年,历数了上海20多年的巨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初,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从长宁区华阳路街道起步,迅速推广到全市,在深入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先后涌现出杨浦区“一线工作法”、浦东新区“三服务”、徐汇区“康乐工程”、黄浦区“三会一代理”等一批先进典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使大家感慨万千。 通过本次活动,让支部党员强化了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和群众观念。大家纷纷表示,要密切党群关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站稳群众立场、落实为病患和身边同事服务的责任;在行动上谱写好“为民、务实、清廉”三部曲,奏响“服务、求真、创新”三只音,共鸣“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赞歌。切实做到把群众的事放在心里,落在心坎上,用真心实意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在本次实践教育活动中,大家了解到近年上海社区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体会到广大基层党员为之付出的满腔热忱,收益很大,感触颇多。大家纷纷表示要向基层的同志学习,将学习到的精神贯彻到自身的工作中去,不辜负患者和社会对我们的信任,将服务做到极致。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今天中午出现血尿怎么办
黄钟明
回答: 今天中午出现血尿可通过泌尿系统感染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处理、泌尿系统肿瘤筛查、外伤处理、药物调整等方式治疗。血尿通常由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肿瘤、外伤、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泌尿系统感染治疗 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导致血尿,常见疾病包括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患者可能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三金片等药物。日常需增加水分摄入,避免憋尿。 2、泌尿系统结石处理 泌尿系统结石移动时可能划伤尿路黏膜导致血尿,常伴有腰部绞痛。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药物方面可选用排石颗粒、尿石通丸等辅助排石。平时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 3、泌尿系统肿瘤筛查 无痛性肉眼血尿需警惕膀胱癌、肾癌等泌尿系统肿瘤。建议进行泌尿系统超声、CT尿路造影等检查。确诊后可能需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期间应戒烟限酒,避免接触化工染料等致癌物。 4、外伤处理 腰部撞击或会阴部外伤可能导致泌尿系统损伤性血尿。需立即就医进行影像学检查,轻度挫伤可卧床休息,严重裂伤需手术缝合。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观察尿液颜色变化。 5、药物调整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可能引发出血性血尿。应及时复查凝血功能,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用药期间定期监测尿液常规,避免同时服用其他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 出现血尿后建议立即记录血尿发生时间、伴随症状、尿液颜色变化等信息,24小时内携带相关资料就诊泌尿外科。检查前保持正常饮食饮水,避免剧烈运动。女性需避开月经期检查,男性检查前3天禁欲。日常注意会阴清洁,选择棉质内裤,避免长时间骑行。饮食宜清淡,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毛细血管韧性。建立排尿日记,监测每日尿量及排尿次数变化。 黄钟明副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