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中医科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中医科成立于1958年,拥有包括国内知名老中医;博士、硕士生导师;博士、硕士学位的正高、副高、主治、住院医师、技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共18人,承担着河北医大四院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医科临床医疗共分为中医门诊、针灸按摩、简易门诊、省公费医疗门诊及全院各科病房的中医会诊五个部分。各级专家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医疗服务深受患者信任与好评,得到医院各专业科室的认可,门诊就诊患者与病房会诊人次逐年大幅上升,统计近五年的平均门诊量达43507.4人次,年平均病房会诊量约2300人次,工作量居医院门诊之首。简易门诊被评为医院“十佳”文明服务窗口单位。
  中医科诊治范围包括肿瘤、内科杂症、妇科疾病、外感热病等。尤其是肿瘤疾病的临床防治研究水平居全省领先地位,是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及河北省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所在单位。而始终突出中医治疗优势,坚持中西医结合的防治策略为目前中医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从而形成范围内的治疗优势与特色。中医科拥有美国产全自动多功能牵引床、SS-1242型微波机、控制牵引床、CYP-1型微波综合治疗仪、WHA-型人体经络治疗仪、DAJ-23型多功能艾灸仪、激光针灸仪、微波针灸仪、DMY--2针灸仪等设备,可治疗急、慢性炎症,肌肉劳损、损伤性疼痛及扭伤;治疗肩周炎,颈椎、腰椎病等疾病。除开展针、灸、按摩、梅花针、拔火罐、电针、耳针、语言训练等项目外,还开展肿瘤手术后炎症、尿潴留、不全肠梗阻、胃瘫等新的治疗方法。
  中医科教研室具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师资队伍,承担临床医疗本科、麻醉本科、高等护理学院的中医课程,2005年顺利通过全国本科教学评估,青年教师讲课竞赛获三等奖1人、优秀奖2人。派出访问学者1人。共培养博士生1名、硕士生20余名。名师带高徒4人。培养临床进修医生、实习医生若干名。中医科为河北医大国际交流教育学院的针灸教学基地,承担接受国外留学生短期培训的任务。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参编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中医学》。中医科承担着河北省科技厅、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多项课题。共获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三等奖7项、河北省卫生厅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项3项;其他奖项5个。主编著作4部、参编著作9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帮助护理人员精于科学化管理

护理管理系列培训第二期开讲 帮助护理人员精于科学化管理 本刊讯 (通讯员 韩明辉  宿桂霞 )为迎接新一轮等级医院评审,不断提升护理质量,7月4日下午,护理部安排第二次护理管理系列培训,威高管理学院赵莺燕老师进行《压力与时间管理》专题讲座,东院区同步视频。 赵老师首先从压力管理展开,讲述压力管理的意义,使大家正视压力,通过自身调节,把带有消极影响的压力转化为个体积极的驱动力,做好压力管理的主人。赵老师按照压力的来源及分类对压力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将压力与人的性格结合,深入剖析。她还指导管理者去帮助员工控制压力,提高工作绩效,从而达到“人事双赢”的效果。在时间管理课程中,赵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家用“四象限原理”规划时间、用“帕累托法则(即:80/20法则)”分配时间、用“SMART”法确定目标、用“ABCDE排序法”安排计划,用“PDCA工作循环”实施计划等。 讲座对提高我院护理管理人员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科学的时间管理能力以及迎接等级医院评审准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后背皮肤粗糙有小颗粒是怎么回事
聂小娟
回答: 后背皮肤粗糙有小颗粒可能与毛周角化症、痤疮、湿疹、真菌感染或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毛周角化症 毛周角化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毛囊口角化过度,形成粗糙的小颗粒。通常出现在上臂外侧、大腿和后背等部位。症状轻微时无须特殊治疗,可通过使用含有尿素或水杨酸的润肤霜改善皮肤状态。若症状明显,可遵医嘱使用维A酸乳膏或他扎罗汀凝胶促进角质代谢。 2、痤疮 后背痤疮多与皮脂分泌旺盛、毛囊堵塞有关,表现为红色丘疹或白色小颗粒。可能与长期穿着不透气衣物、清洁不足等因素相关。建议使用含有过氧化苯甲酰的洗剂清洁皮肤,严重时可遵医嘱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或阿达帕林凝胶。避免挤压患处,防止继发感染。 3、湿疹 湿疹可能由过敏、环境刺激等因素引发,表现为皮肤粗糙、脱屑伴瘙痒。后背湿疹常与汗液刺激、衣物摩擦相关。可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炎症,配合使用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屏障。日常应选择纯棉透气衣物,避免使用碱性洗浴产品。 4、真菌感染 马拉色菌等真菌感染可能导致毛囊炎,表现为密集分布的红色小颗粒。常见于出汗较多或免疫力低下人群。确诊需通过真菌镜检,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酮康唑洗剂清洗患处,或外用联苯苄唑乳膏。保持皮肤干燥清洁有助于预防复发。 5、过敏反应 接触性过敏可能由洗涤剂、护肤品或衣物材质引起,表现为局部皮肤粗糙伴瘙痒。建议排查并避免接触过敏原,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地奈德乳膏缓解症状。日常建议选用无香料、无染料的温和洗护产品,洗涤衣物时彻底漂洗干净。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适当增加维生素A、维生素E的摄入有助于皮肤修复。避免过度搔抓或使用刺激性清洁产品,洗澡水温不宜过高。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明显红肿、渗液,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明确诊断。日常可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减少摩擦,运动后及时清洁汗液。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