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一、科室沿革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内二科)成立于1981年,主要收治心血管、神经、肾脏及内分泌内科疾病患者,内设有干部病房病房。2002年独立改称心血管内科,成为诊治心血管疾病的专业科室。

早在上世纪末,我科便已开展了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急、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病,顽固性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常规诊疗,利用M型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等遥测监护方法,使我科心血管常见多发病及急危重症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随后进一步开展了心律失常的电学诊疗;心房纤颤的电复律;床旁心脏临时起搏;单腔心脏起搏器植入;体外反搏等新技术。均填补了曲靖地区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上的空白,使我院心血管内科诊疗水在曲靖地区遥遥领先。同时我科还担负着全地区心脑血管危重症的救治和指导工作。1991年苏崇仁主任(主任医师)被云南省卫生厅表彰为“先进工作者”,医师丁绍平被曲靖地区评选为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心血管内科专业被曲靖地区卫生局定为曲靖地区重点专科。

1992年在丁绍平主任的带领下,加快、加强了专科建设及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引进专业设备及新技术新疗法,建立了科内的心电生理室,开展了食道心房调拨技术、十二道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监测技术、无创心功能检测技术、床旁心电监护。同时开展了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疗法,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左心衰规范化治疗,使急性心肌梗死,急、慢性心力衰竭的死亡率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危急重症救治能力明显提高,使我院心血管内科诊疗水平跨入省内州市级医院领先水平。1999年再次被曲靖市卫生局指定为市级重点专科。

2003年以来,心血管内科开展了以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为重点的专科建设,开始引进设备、培养人才,不断提高心血管介入诊疗水平和规范管理水平。先后开展了起搏器置入、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冠心病介入、先心病封堵等介入诊疗技术。科室骨干医护人员先后进修于昆医附一院、附二院、西京医院和华西医院心内科及心导管室和CCU病房。在十年的发展中我们建立了一流的心导管室和CCU病房,使广大患者提供了更有力的生命主持。目前具有较合理的专业梯队,现有医师19人,其中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8名。其中硕士生7名,4名昆医在职研究生班学习已结业。有护理人员50人,其中主管护士3名。科室主任丁绍平副院长是市级心血管内科专业学科带头人,现为云南省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心脏起搏和电生理学会委员。

科室医护人员爱岗敬业,能对心血管系统疾病进行规范治疗和系统的优质护理,有较好的临床效益和社会效益,赢得了滇东北地区乃至西南地区广大患者的信赖与好评,是滇东北地区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的重要基地,素以“技精德高”在滇东北地区久负盛名。目前年收治住院病人3000余人次,年专科门诊约万余人次。

多年来,我们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作风稳健、技术过硬、求实创新的风尚。在冠心病、高血压病、风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的诊治等方面都紧跟国内外前沿发展,并形成了有自己特色且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和规范。我科全体同仁将以精湛的医术、崇高的医德继续全心全意为曲靖市600万各族人民服务。

二、专科特色

我科长期以来一直以诊治心血管常见多发病而在滇东北地区闻名遐迩。近年来我们紧跟时代发展,走在学科前沿,先后开展了冠心病介入治疗,快速性心率失常射频消融治疗,心脏人工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先天性结构性心脏病封堵术等心脏介入手术,特别是在与第四军医大学、昆医附一院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合作的《中国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疗效评价》、《冠心病左主干PCI治疗》、《XIENCE V依维莫司洗脱支架系统(EECSS)中国:上市后单组研究》科研项目中取得丰硕成果。使我们进入了省级医院的先进行列。

三、医疗设备介绍

我们拥有先进的心血管专用平板(DSA)X射线机,主动脉球囊反搏仪、心脏彩超、多导心脏电生理记录仪、射频消融仪,心电图仪、遥测及床旁心电监护仪、Zoll式电除颤仪、动态心电图仪、动态血压仪、食道调搏仪、临时心脏起搏器、起搏器程控仪、活动平板机等。

四、新技术、新项目

近年来,我科紧跟医学发展,走在学科前沿,全面开展了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特别是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我科新开展的心脏永久起搏器右室室间隔起搏置入技术,也达到国内领先行列。同时我们与第四军医大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昆明医科大学附一院合作的《中国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疗效评价》《XIENCE V依维莫司洗脱支架系统(EECSS)中国:上市后单组研究》《冠心病左主干PCI治疗》科研项目中已取得初步成果。现正参与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依那普利叶酸片预防脑卒中的上市后临床研究—H型高血压的比较效果研究(2012ZX09101105)》临床研究。

五、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我科完成的《心律失常电学治疗》、《食道心房调拨技术的临床应用》、《动态心电图对老年性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等科研成果,均获曲靖市科技进步奖。

六、服务指南

长期以来我科对心血管常见多发病的诊治以准确、系统、规范而著称。近年来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脏电生理射频消融技术、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已成为我科开展的常规诊疗技术,心力衰竭的电治疗、先心病的介入治疗也已在我科全面开展。

出诊专家及出诊时间

丁绍平主任医师:星期二下午3:00;星期四早上9:00

胡东升主任医师:星期一早上9:00;星期三早上9:00

段琨主任医师:星期五早上9:00

何明主治医师:星期六早上9:00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热烈祝贺我院成功开展首例人工椎体置换手术

8月28日,我院骨二科对一名13岁的患者进行了人工椎体置换术治疗腰椎结核。此例手术是我省首例人工椎体置换术,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脊柱外科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图为代替患者脊柱病灶清除后椎体缺损的人工椎体假体     患者聂文倩患脊柱结核近1年,疼痛并伴有驼背畸形,走访多家医院治疗未果。此类患者如进行传统手术需分2次完成,手术创伤大,小孩耐受差,且手术后卧床时间长,脊柱驼背畸形矫正不确切。患者入院后,骨二科进行了2次全科讨论,个性化3D打印人工椎体方案出炉,可一次手术完成病灶清除及内固定。但好事多磨,由于经3D打印需联系厂家,到产品使用时要花长达2-3周,患者的病情不能等,患者家庭极度贫困,为解决这一些难题,张勇带领科室团队查阅相关资料,做技术及病情评估,做出了新方案——轴套式可调节人工椎体,可替代患者脊柱病灶清除后椎体缺损,获得椎体稳定性,手术后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轴套式钛合金人工椎体置换在全国开展情况较少,云南省尚无相关文献报道,人工椎体置换术能够一期完成骨质病灶清除、椎体严重损伤替代、脊髓减压、脊柱稳定性重建和后凸畸形矫正。     目前,聂文倩病情平稳好转,可床上坐立并进行简单的康复活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羊水变少是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羊水变少可能由胎盘功能减退、胎儿泌尿系统异常、胎膜早破、母体脱水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原因引起。羊水过少通常表现为宫高腹围增长缓慢、胎动减少或胎心异常,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 1、胎盘功能减退 胎盘功能减退可能导致胎儿供血不足,减少胎儿尿液生成,从而引起羊水减少。这种情况多见于妊娠晚期或过期妊娠,常伴随胎儿生长受限。治疗需加强胎儿监护,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改善胎盘循环。 2、胎儿泌尿系统异常 胎儿先天性肾缺如、多囊肾或尿道梗阻等泌尿系统异常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直接影响羊水量。超声检查可见胎儿双肾发育异常或膀胱不充盈。确诊后需根据畸形程度决定继续妊娠或终止,严重者可考虑胎儿宫内手术治疗。 3、胎膜早破 未足月胎膜早破会造成羊水持续外漏,导致羊水量急剧减少。孕妇可能感到阴道突然流液,PH试纸检测呈碱性。需立即卧床并抬高臀部,预防感染可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同时监测感染指标和胎儿情况。 4、母体脱水 孕妇长期饮水不足、严重呕吐或腹泻会引起血容量不足,导致胎盘灌注减少和羊水生成下降。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和皮肤弹性差。可通过静脉补液纠正,日常需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必要时口服补液盐散。 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会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继而引发羊水过少。常伴有血压升高、蛋白尿和水肿。治疗需控制血压,可选用拉贝洛尔片,严重者需及时终止妊娠。 孕妇发现羊水减少时应增加左侧卧位休息,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监测羊水指数变化。若出现胎动明显减少、阴道流液或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饮食上可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富含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瘦肉和西蓝花,避免高盐饮食。妊娠晚期可遵医嘱进行羊膜腔灌注等治疗。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