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内分泌科创建于1970年代,是淮安市最大的内分泌专科,现有床位56张。专科医师14人、专科护理人员15人,其中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4人、江苏省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淮安市内分泌学会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人、淮安市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分会主任委员1人、博士生1人,硕士研究生6人、市“十百千重点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1人、第三层次培养对象3人、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人、南京医科大学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是淮安市医学重点专科、淮安市糖尿病诊疗中心、淮安市医学会内分泌学组主任委员单位、院文明科室、院医疗质量管理优秀科室。是我院首批获得国家级药物试验机构认定专业科室之一。
  内分泌科30多年来,内分泌科一直以业务建设为重,专心发展专科技术,在专科基础上不断向其他临床学科渗透,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省内先进,受益病人覆盖淮安、宿迁、盐城、连云港、扬州以及安徽省部分地区。能独立完成并常规开展三级甲等医院重点专科规定的必备项目。131I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30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糖尿病及其各种并发症、甲状疾病、下丘脑及垂体疾病、肾上腺及性腺疾病、代谢综合征(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痛风、非酒精性脂肪肝等)、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的诊治,取得了显著疗效。在胰岛β细胞瘤、儿童生长发育异常及顽固性低血钾症、内分泌性高血压等疾病的诊疗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内分泌科以先进的实验室技术作后盾,拥有先进的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仪、胰岛素泵治疗仪、动态血糖监测系统、ECT等尖端设备。与院内的“淮安市临床医学检测中心”及“放射免疫检测中心”联手开展30多项内分泌专项检测和10多项内分泌功能检查,以及核医学诊治内分泌疾病等新兴技术。在省内率先开展了甲状腺粗针穿刺病理学诊断、胰岛素泵控制血糖等技术,常规开展甲状腺细针穿刺病理学检查及甲状腺微创治疗。近年又添置了超声骨密度仪、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外周神经感觉阈值和皮肤温度测定等设备。
  内分泌科在抓好业务建设的同时,坚持不懈地认真做好科研、教学工作。近五年来,获市、卫生局科技进步奖10项,其中二等奖3项;发表论文近30篇。市科技局立项科研项目2项。担任南京医科大学本科班的教学任务以及南京医科大学、徐州医学院和扬州大学医学院的实习带教任务,并做好轮转、进修医生的带教工作。多人次获“优秀教师”、“优秀教学秘书”称号,并获院首届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内分泌科积极致力于糖尿病知识的普及,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糖尿病教育及运动中心”,并在院内成立糖尿病治疗护理小组,每周开展内分泌科普活动,成为病员们信得过的“健康之家”,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实施“肝门部胆管癌围肝门切除手术”

由于胆管癌部位特殊,位置险要,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许多医生只能望而却步。然而笔者了解到我院肝胆胰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顾殿华,多年致力胆道研究,今年一季度勇创外科手术的“禁区”,成功为两例高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实施“围肝门切除胆管癌根治术”。 据介绍,肝门胆管癌是常见、最难治愈而又最能致命的胆道恶性肿瘤,因肿瘤所在的肝门部血管纵横交错,位置险要,历来是胆外科治疗的难点;更因手术风险大,一度被视为手术“禁区”。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手术技术的进步及治疗态度的转变,该病的手术切除率有明显的提高。围肝门是指第一肝门及其周围的组织共同组成的外科结构,此处的空间定位虽无一个肯定的解剖学边界,不过在临床外科上存在共同的认识。肝门区解剖结构复杂,门静脉、肝动脉及胆管交织包裹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胆管癌行围肝门区切除术是近年来伴随精准外科发展兴起的一种新型手术方式,该术式要求手术医师必须具备十分丰富的肝胆外科临床手术经验和技巧,能从容应对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各种突发状况,特别对胆道外科要有从宏观到微观解剖等各种程度的掌握。围肝门胆管切除范围包括:沿胆管轴向近端距肿瘤边缘5毫米,远端位于胰头上缘;肝实质切除范围:全尾状叶、以胆管为轴心,周围15毫米的肝实质;受累血管的切除重建;区域淋巴结和神经组织的廓清。 据顾殿华主任介绍,像本次治疗的两例患者,以往多放弃手术治疗,而采用穿刺引流处理,治疗效果差,往往一月至数月内患者即死亡。而采用上述手术方式,根治性切除肿瘤病灶,将极大提高患者生存时间,甚至有治愈可能。打个比方,就像挖树根一样,树干就是胆管,树根就是肿瘤位置,过去因为技术限制,没法把树根去除,现在有了围肝门切除技术,就似有了挖土机,直接从地下将树根完整挖出,将肿瘤完全切除。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大姨妈没走完同房有什么影响
冷启刚
回答: 月经未完全结束同房可能增加感染风险或导致经血逆流。月经期同房的影响主要有阴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经期不适加重、意外妊娠等。 1、阴道炎 经血会改变阴道酸碱环境,此时同房容易带入细菌,可能引发细菌性阴道病或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表现为分泌物异味、外阴瘙痒,需就医进行白带常规检查。可遵医嘱使用克霉唑阴道片、甲硝唑栓、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等药物。 2、盆腔炎 宫颈口在月经期处于开放状态,同房时病原体可能上行感染盆腔,导致下腹持续疼痛、发热。急性发作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多西环素片治疗,慢性期可配合妇科千金胶囊调理。 3、子宫内膜异位症 性行为可能促使经血通过输卵管逆流至盆腔,子宫内膜细胞异位种植形成病灶。典型症状为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超声检查可发现巧克力囊肿。轻症可用地诺孕素片控制,重症需腹腔镜手术。 4、经期不适加重 性兴奋会使盆腔充血加剧,可能延长经期或增加出血量。部分女性会出现头痛、腰骶酸胀等不适,建议经期完全结束后再同房。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 5、意外妊娠 少数女性月经周期不规律,末期同房时可能临近排卵期。精子在女性体内可存活数天,存在意外受孕可能。建议全程使用避孕套,既可避孕又能降低感染风险。 月经期建议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避免盆浴。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并勤换卫生巾,出血量多时每2小时更换一次。饮食上多摄入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预防缺铁性贫血。若同房后出现发热、剧烈腹痛或异常出血,需及时到妇科就诊排查感染。平时可通过记录月经周期、观察分泌物性状等方式了解自身生理特点,科学安排性生活时间。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