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我院脊柱畸形矫形手术等三项第二类医疗技术接受省医院协会现场审核

时间:2013-11-2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11月20日下午,受江苏省卫生厅委托,省医院协会专家组来我院对脊柱畸形矫形手术、人工椎体植入手术、游离皮瓣移植技术等三项第二类医疗技术进行现场审核。专家组成员有江苏省医院协会夏秋明主任、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王斌主任医师(脊柱组组长)、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姜为民主任医师、无锡人民医院骨科科副主任冯德宏主任医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烧伤整形外科科主任熊猛副主任医师(整形组组长)、南京市第一医院骨科科主任蒋纯志主任医师,我院业务副院长陈小飞、医务处处长李燕、烧伤整形外科主任王一兵、骨科主任谢跃、骨科副主任戴志唐等陪同了检查。

  在院第五会议室,首先王斌主任对评审专家组进行了简单介绍,随后专家组一行依次听取了王一兵主任对烧伤整形外科、游离皮瓣移植技术等情况的现场汇报,谢跃主任、戴志唐主任对骨科、脊柱畸形矫形手术、人工椎体植入手术等情况的现场汇报。紧接着,专家组分别与烧伤整形外科、骨科进行了访谈交流,对我院此三项医疗技术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专家们通过审阅病历、现场访谈等形式,对本次现场审核内容作了全面了解。

  检查结束时,专家组对我院第二类医疗技术的管理成绩给予了一致肯定。并对我院骨科脊柱畸形矫形手术、人工椎体植入手术两项第二类医疗技术开展人员资格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给予了指导。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实施“肝门部胆管癌围肝门切除手术”

由于胆管癌部位特殊,位置险要,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许多医生只能望而却步。然而笔者了解到我院肝胆胰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顾殿华,多年致力胆道研究,今年一季度勇创外科手术的“禁区”,成功为两例高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实施“围肝门切除胆管癌根治术”。 据介绍,肝门胆管癌是常见、最难治愈而又最能致命的胆道恶性肿瘤,因肿瘤所在的肝门部血管纵横交错,位置险要,历来是胆外科治疗的难点;更因手术风险大,一度被视为手术“禁区”。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手术技术的进步及治疗态度的转变,该病的手术切除率有明显的提高。围肝门是指第一肝门及其周围的组织共同组成的外科结构,此处的空间定位虽无一个肯定的解剖学边界,不过在临床外科上存在共同的认识。肝门区解剖结构复杂,门静脉、肝动脉及胆管交织包裹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胆管癌行围肝门区切除术是近年来伴随精准外科发展兴起的一种新型手术方式,该术式要求手术医师必须具备十分丰富的肝胆外科临床手术经验和技巧,能从容应对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各种突发状况,特别对胆道外科要有从宏观到微观解剖等各种程度的掌握。围肝门胆管切除范围包括:沿胆管轴向近端距肿瘤边缘5毫米,远端位于胰头上缘;肝实质切除范围:全尾状叶、以胆管为轴心,周围15毫米的肝实质;受累血管的切除重建;区域淋巴结和神经组织的廓清。 据顾殿华主任介绍,像本次治疗的两例患者,以往多放弃手术治疗,而采用穿刺引流处理,治疗效果差,往往一月至数月内患者即死亡。而采用上述手术方式,根治性切除肿瘤病灶,将极大提高患者生存时间,甚至有治愈可能。打个比方,就像挖树根一样,树干就是胆管,树根就是肿瘤位置,过去因为技术限制,没法把树根去除,现在有了围肝门切除技术,就似有了挖土机,直接从地下将树根完整挖出,将肿瘤完全切除。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