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 冬季食谱和营养妙招
中医认为,适应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是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本能。顺之者生,逆之者亡。同时认为人体五脏应春在肝,夏在心,秋在肺,冬在肾,后天在脾。四季都要满足。气候变化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准时养生是中国传统养生规律的重要原则,饮食调节尤为重要。
至于中老年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苏文认为,人到中年,肾精逐渐衰退,促进津液分泌和血液生成的肾阴也随之减少。冬季寒冷干燥,新陈代谢增强。因此,老年人冬季补饲应以补肾健脾、益肺润燥为主,宜吃一些滋阴潜阳的热性食物,祛病益体。下面介绍一下冬季几个喂养的小妙招,中老年朋友用枪。
(1)出现水肿时:中老年人在寒冷季节往往容易出现水肿,尤其是脚和眼睛。原因是肾阳下降,水邪侵胃或饮食不当,脾胃受损。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提供了适合这种虚肿的治疗配方,如鲫鱼汤、羊肉粥、黑豆薏米粥、红薯炖狗肉、冬虫夏草炖鸭、鲤鱼冬瓜汤、黄芪炖鸭等。
(2)尿频:冬季 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容易尿频,休息不好。这是因为衰老的肾脏正在衰竭,膀胱口括约肌松弛,肾脏分泌的尿液得不到有效的约束,所以出现尿频;津液,如果肺脾气虚,清阳下沉,尿液分泌增多,尿频也有可能;此外,糖尿病还会导致尿频。一般宜补肾壮阳,清热润燥,宜用大枣、莲子、白果、鲫鱼、核桃仁、红薯、羊肾、茴香、荠菜等食物。可与黄芪、西洋参、太子参等益气养阴药适当配伍。
(3)气血下降:肝肾精气不足,不能养目,胃肠功能下降,消化能力差。为此,介绍几种既能防治老花眼,又有利于消化的药膳粥,以供参考:
①枸杞粥。取枸杞子10克,粳米50克,冰糖少许。首先,在粳米中加入水,煮至六成熟。然后,加入枸杞和冰糖,搅拌均匀,继续煮至米饭烂透。
②黑豆粥。取黑豆50克,浮小麦25克,粳米5克。先将浮麦用纱布包裹后与黑豆混合,加适量水煎服。黑豆煮开开花后,去除浮麦渣,再加入粳米煮粥。
③胡萝卜羊肉粥。取胡萝卜50克、鲜羊肉100克,洗净切块,与粳米50克煮成粥,加少许盐、葱、姜、蒜等。,趁热吃吧。注意:如果煮好的粥一次吃不完,可以把剩下的放在保鲜盒里,盖好放冰箱冷冻。1周内吃完,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粥一定要加热,煮沸。这样不会影响粥的营养价值,也不会浪费。
(4)常吃红薯常吃:输入冬季,红薯陆续上市,为中老年人养生食谱增加了新品种。由于红薯是碱性食物,有利于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经常吃红薯对促进中老年人健康尤为重要。
中老年人 冬季食谱和营养妙招
红薯含有大量粘蛋白、粘多糖等。它们能保持人体心血管壁的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保持呼吸道、消化道和关节腔的润滑。此外,红薯中所含的纤维素能吸收肠道内大量水分,增加粪便体积,有利于防治老年性便秘,可减少肠癌的发生。此外,医学研究还发现红薯中含有“脱氢异雄酮”,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因此,经常食用红薯有利于预防各种老年病的发生。
红薯虽好,但不宜多吃。因为吃多了胃会变酸,也就是老百姓说的烧心。每天可以吃100~200克。红薯可以煮粥、蒸菜、拉丝、红烧、烧烤等。以下是其他一些妙招:
①可以将红薯去皮蒸熟,切成小条晒成红薯当零食吃。
②炖禽肉时,将红薯(小的整,大的去皮切成几小块)放在上笼,一起蒸。肉熟了,红薯也熟了,而且红薯在肉的帮助下更加香甜可口,而肉在红薯的帮助下可以脱腥。
③去皮蒸熟后,红薯可与自发粉混合,用于蒸馒头、煎饼、馒头等。因为面粉是酸性的,而红薯是碱性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中和酸碱,更有利于人体健康。冬季是个吃养的好机会。
适当进补可以使人体吸收和储存营养,滋养和封存肾精,特别是对中老年朋友,可以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