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肿瘤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科室沿革:

我院肿瘤科成立于1998年10月,是整个滇东北区最早成立的肿瘤专科,2005年6月20日更名为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治疗中心,2008年1月挂牌为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曲靖市肿瘤医院。2010年12月搬迁至新内科住院大楼,占用四层楼,目前医院 设置有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疗、化疗、生物实验室、物理治疗室等部门,编制床位160张,实际开放床位234张。

专业团队

全科医护人员80人,医师27人,物理师1人,技师2人,检验师1人,护理48人;

职称结构:正高2人,副高7人,中级15人,初级56人;

学历结构:研究生13人占16 %, 大专以上67人,83.7%

年龄结构:35岁以上42人,35岁以下38人。

重要设备

科室目前拥有国际领先的美国瓦里安直线加速器、高强度聚焦超声刀、多功能热疗机、瑞迈思无创呼吸机、进口遥测心电监护系统等,形成集化疗、放疗、超声聚焦治疗、热疗、生物治疗、免疫治疗于一体的多学科综合性肿瘤治疗特色专科,能为肿瘤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主要开展业务及亮点:

1.肿瘤化疗:已开展的化疗技术有:静脉化疗、胸腔、腹腔内灌注化疗等,技术成熟,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成为本科支柱业务,十年来完成近20000例化疗。

2.肿瘤放疗:在普通放射治疗的基础上,2008年3月在省内率先开展了三维调强放疗治疗,大大提高了肿瘤放射治疗的精确性,病人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疗效好,颇受患者欢迎。近半年在科室的规范管理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原基础上翻二番。

3.CIK细胞生物治疗(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是医院2011年与四川大学联合开展的新技术。主要通过强化机体免疫功能杀灭肿瘤细胞,在全省规模最大,发展快速,其疗效得到患者广泛接受和认可。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已开展337例,开展例数是省级医院的总和。

4.肿瘤外科手术:主要开展乳腺Ca、肺Ca、胃结直肠Ca三大常规肿瘤的手术治疗;重大疑难手术,直接与附一院、附二院、附三院和省一院、省二院相关专家联系,请到院内作亲自指导。

5.深部热疗技术: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2012年5月通过省卫生厅评审成为医院唯一的一项三类技术; 2008年5月至2012年12月共治疗患者978人,治疗次数5000人次,总收入110万元。

6.高强度聚焦超声刀(又称海扶刀):在B超技术的引导下,用海扶刀对体内肿瘤进行“手术”切除。其特点为不需麻醉、不开刀不流血,病人痛苦少,恢复快。开展5年时间共治疗各类患者250人左右,累计治疗2900次,总收入223万元。

7.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基因芯片检测:采用精准的化学发光法,仅需抽约2ml静脉血即可同时检测12项肿瘤标志物,可协助查找原发灶、判断预后及较早发现复发。

8.建立并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按照评审标准和要求制定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 病房,通过对癌痛患者病情评估,实施三阶梯规范治疗,教会患者及家属进行癌痛评分,帮助癌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取到了积极的作用。

9.组建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s,MDT) (包括肿瘤内科化疗、姑息治疗、外科手术、放疗、热疗、海扶刀、生物治疗、介入治疗等),对肿瘤病人进行多学科综合诊治,从而达到规范肿瘤病人的诊断、治疗及随访机制。

科研教学

科室高度重视科研教学工作,对实习进修人员指定专人负责带教和考核,保证带教质量;科室成立以来,医护人员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获曲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正规化、专业化、科学化的科室。

上级部门表彰情况

科室于2013年3月获得“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2012年度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热烈祝贺我院成功开展首例人工椎体置换手术

8月28日,我院骨二科对一名13岁的患者进行了人工椎体置换术治疗腰椎结核。此例手术是我省首例人工椎体置换术,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脊柱外科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图为代替患者脊柱病灶清除后椎体缺损的人工椎体假体     患者聂文倩患脊柱结核近1年,疼痛并伴有驼背畸形,走访多家医院治疗未果。此类患者如进行传统手术需分2次完成,手术创伤大,小孩耐受差,且手术后卧床时间长,脊柱驼背畸形矫正不确切。患者入院后,骨二科进行了2次全科讨论,个性化3D打印人工椎体方案出炉,可一次手术完成病灶清除及内固定。但好事多磨,由于经3D打印需联系厂家,到产品使用时要花长达2-3周,患者的病情不能等,患者家庭极度贫困,为解决这一些难题,张勇带领科室团队查阅相关资料,做技术及病情评估,做出了新方案——轴套式可调节人工椎体,可替代患者脊柱病灶清除后椎体缺损,获得椎体稳定性,手术后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轴套式钛合金人工椎体置换在全国开展情况较少,云南省尚无相关文献报道,人工椎体置换术能够一期完成骨质病灶清除、椎体严重损伤替代、脊髓减压、脊柱稳定性重建和后凸畸形矫正。     目前,聂文倩病情平稳好转,可床上坐立并进行简单的康复活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有痰咳不出来怎么办呢
陶新曹
回答: 有痰咳不出来可通过多喝水、拍背排痰、蒸汽吸入、使用祛痰药物、雾化治疗等方式缓解。有痰咳不出来通常由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过敏反应、环境干燥、痰液黏稠等原因引起。 1、多喝水 适量增加饮水量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温开水是最佳选择,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酒精类饮品,这些可能加重痰液黏稠。呼吸道感染期间更需注意水分补充,帮助缓解咽喉干燥不适。 2、拍背排痰 采用空心掌从背部下方向上方有节奏地轻拍,每次持续5-10分钟,每日可重复多次。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儿童和老年人,能帮助松动支气管内痰液。家长需注意拍背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猛造成不适。餐后1小时内不宜进行拍背操作。 3、蒸汽吸入 将热水倒入容器,头部覆盖毛巾吸入蒸汽10-15分钟,每日2-3次。蒸汽能湿润呼吸道,稀释痰液使其易于咳出。可加入少量生理盐水增强效果,但避免使用刺激性精油。哮喘患者进行蒸汽吸入前应咨询医生意见。 4、使用祛痰药物 氨溴索口服溶液能降低痰液黏稠度,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排痰困难。乙酰半胱氨酸颗粒通过分解痰液中黏蛋白促进排出,对浓痰效果显著。羧甲司坦片可调节支气管分泌,改善痰液性状。使用这些药物需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5、雾化治疗 雾化吸入生理盐水或支气管扩张剂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快速稀释痰液。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布地奈德混悬液与特布他林雾化液联合使用效果较好。雾化治疗需要专业设备,通常在医院或诊所进行,严重排痰困难者可考虑此方法。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之间,使用加湿器改善干燥环境。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戒烟并远离二手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增强肺功能。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食辛辣油腻。若痰液颜色变黄绿或伴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肺部感染等疾病。长期排痰困难者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监测呼吸道健康状况。 陶新曹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