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小儿心脏外科 (共45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自1957年开展全国首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以来,历经几代人的努力,现已建成由小儿内科、小儿外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科及小儿重症监护病房组成的全国最大的小儿先心病诊疗中心。目前此中心有医护人员300余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正教授7人,副教授10余人;年手术量为3000余例,总体死亡率1%。其中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手术成功率基本达到100% ,复杂先心病矫治手术成功率到 97%,体重小于5Kg的先心病手术成功率达到95%以上。均处于国内第一和世界领先。中心治疗病种涉及所有先天性心脏病,包括简单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以及重症复杂病种法鲁氏四联症,心内膜垫缺损,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右心室双出口,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肺动脉瓣闭锁,主动脉弓缩窄,主动脉弓中断,单心室,左心发育不良等。其中大动脉转位合并左室流出道狭窄所采用的解剖根治术式:双动脉根部调转手术,突破了传统手术无法解剖根治的禁区,达到了真正意义的根治,受到世界心外科同行的认可及好评等。并在国内率先开展杂交技术(Hybrid技术)治疗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开创了中国治疗先心病的新思路,新方法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国际先进水平。 
  小儿心脏外科中心包括小儿外科二病房、六病房、十六病房,现开放病床位 160余张。各病房均设置一定比例的家属陪床及温馨病房。小儿重症监护病房拥有设备如高频呼吸机、新生儿暖箱、血滤机、纤维支气管镜、肺功能治疗仪、多导联脑电图仪等,形成以心肺功能支持为主,涵盖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平台。科学的管理模式加上高素质的人才、高超的手术技术和现代化的医疗设备有效保证了小儿中心工作快速、高效、有序而精确的进行,从而保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好的治疗。
  小儿中心在重视临床工作的同时,还注重科研工作的研究,承担了国家级科研课题10余项,每年在国内外心血管会议发言及刊物发表文章数十篇。阜外医院作为国家复杂先心病培训基地,已成功举办了2期大动脉转位,1期法鲁氏四联症,1期右室双出口的外科及相关学科的培训及研讨会,将他们的经验向全国推广,使全国的医生受益,更多的患儿受益。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心律不齐如何调理
高云
回答: 心律不齐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物理干预、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心律不齐可能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情绪应激、遗传因素等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 1、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每日钠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适当增加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有助于稳定心肌细胞膜电位。吸烟者需戒烟,尼古丁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发作。 2、物理干预 通过深呼吸训练、冥想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迷走神经刺激可减缓房性心律失常。发作时可尝试瓦尔萨尔瓦动作,即深吸气后屏气并做呼气动作,可能终止部分室上性心动过速。但严重心律失常患者需谨慎使用该方法。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等。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交感神经兴奋引发的心律失常,钠通道阻滞剂对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较好。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心电图和电解质水平。 4、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气血不足或痰瘀阻滞可能导致心悸,可辨证使用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等中成药。针灸内关、神门等穴位有助于宁心安神。体质调理可配合黄芪、麦冬等药材,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5、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顽固性心律失常,可考虑射频消融术或心脏起搏器植入。射频消融通过导管消除异常电传导通路,对阵发性室上速有效率较高。起搏器适用于严重心动过缓患者,需定期随访评估设备工作状态。 日常应避免突然的体位变化和剧烈运动,监测每日静息心率并记录异常波动。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肥胖可能加重心脏负荷。若出现持续胸痛、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须立即就医。建议每半年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估心律失常控制情况。饮食上可增加深海鱼类摄入,其富含的ω-3脂肪酸有助于维持心脏电生理稳定。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