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科 (共10位医生)
阜外医院超声科创建于1975年,为我国最早成立的独立超声影像科室。经过30余年的发展,现有彩色超声诊断仪33台,21个检查室。可满足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负荷超声心动图、术中超声、床旁和急诊超声、血管、腹部以及特殊检查等需要。现有41名医务工作者,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8名,主治医师14名。现任主任为王浩教授,副主任朱振辉、李永青、逄坤静副教授。
超声科承担了医院门诊和病房患者的超声检查工作,每天平均检查超过7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年超声检查达20万例次。此外,超声科还承担本市及全国各地超声心动图疑难病症的会诊任务。由于阜外医院为全国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在这里可见到各种常见与罕见的心脏病病例。超声科为国内最早利用M型超声心动图技术诊断心脏粘液瘤,后经手术证实。自建科以来,始终保持全国最大组利用超声心动图术前诊断心脏肿瘤的记录,此记录在国外也是罕见。法乐氏四联症、心内膜垫缺损等病例在超声科几乎每天均可见到;至于右室双出口、大动脉转位、肺静脉畸形引流等,也时常遇到。
创科以来,科室共荣获部级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级科技成果16项;曾先后承担国家“七五”、“八五”、“十一五”等项目的课题研究工作。近几年承担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一项: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指导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作用的研究;北京市科技计划一项:心内血流模型定量技术的临床应用性研究。目前在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返流体积的实验研究;彩色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主动脉瓣反流容积的实验研究;应用左房超声指标联合心室长轴应变建立舒张性心衰早期诊断模型的初步研究;承担国家“十二五”项目研究工作;还对以下几项内容进行研究(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金):综合指标提高超声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预测价值;瑞舒伐他汀提高缺氧缺血环境诱导下骨髓干细胞存活的实验研究;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等。
作为全国心血管领域中最高学术机构下属科室,科室也承担了为全国各地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任务。每年固定培训6期进修医师,全年约培养60人。先后培养研究生共51人,其中博士生32人,硕士生19人。共举办各种形式的超声学习班、专题研讨会30余期。至今已培训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超声专业人员1500余人。科室系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心血管病学会所在地,超声科开科元勋刘汉英教授为该学会首任主任委员。第二届主任委员由科室杨浣宜教授担任。科内每年均派出人员参加国际、国内会议,捕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研究热点,从而保持超声科的科研始终与世界同步发展。
超声科
擅长: 侧重于超声测定心脏功能及负荷超声心动图方面的研究,执行完成国家攻关和本院科研课题多个
预约挂号超声科
擅长: 常见心脏病超声心动图诊断、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心室声学造影以心肌声学造影、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后随访的超声指导起搏器参数优化。
预约挂号超声科
擅长: 擅长各类先天型心脏病术前诊断及手术方式评估。
预约挂号超声科
擅长: 心血管疾病超声诊断。
预约挂号超声科
擅长: 心脏、腹部、血管等各项超声诊断业务,尤其各类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房室缺封堵等介入手术的术前筛选和术中监测,各类心肌病、瓣膜病及大血管病变的诊断和病情判断。
预约挂号超声科
擅长: 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及复杂疑难疾病的超声诊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术中超声心动图检查,介入应用等技术。
预约挂号超声科
擅长: 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
预约挂号超声科
擅长: 先天性心脏病(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等)、瓣膜病、冠心病、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掌握的主要超声新技术: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技术。
预约挂号超声科
擅长: 先心病诊断 三维超声 晚期心衰研究 心脏移植评价 起搏器CRT评价 介入监测 各类心脏病超声诊断。
预约挂号超声科
擅长: 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心肌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断。
预约挂号医院动态
健康问答
专家科普
医生答疑
第 30 名
第 11 名
第 1 名
第 1 名
第 1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