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中医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阜外医院中医科成立于1958年,现有主任医师4人,住院医师1人,另有1名退休返聘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年门诊量约1.5万人次。通过几代中医专家的努力,在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律失常、风心病、高血压、扩张型心肌病、肺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配合内科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高血压临床症状、控制心律失常、缓解慢性心衰症状、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明显;配合外科术后康复,调理脾胃,止呃消胀,增进食欲及术后发热、出汗等方面具有特色。
  科室自建成以来承担了多项科研工作,如《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心复力冲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卫生部课题“益气活血汤对缺血性心肌细胞凋亡及其基因调控的干预”的临床与实验的研究;完成了卫生部牵头的研究项目“日本救心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二期临床试验;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及国家中医药管理重点资助项目《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临床实验研究》等。共荣获中国医学科学院医疗成果三等奖一项,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奖两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
  医师以提高全民健康和自我保健意识为己任,积极进行公益活动,每年都为患者及百姓进行健康大课堂科普讲座,宣传中医防病治病及养生知识。为了更好的方便患者就医,专家门诊不限号,并为患者提供免费煎药服务。
  中医科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他们将继续秉承良好的医德、医风传统,全心全意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心律不齐如何调理
高云
回答: 心律不齐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物理干预、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心律不齐可能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情绪应激、遗传因素等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 1、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每日钠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适当增加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有助于稳定心肌细胞膜电位。吸烟者需戒烟,尼古丁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发作。 2、物理干预 通过深呼吸训练、冥想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迷走神经刺激可减缓房性心律失常。发作时可尝试瓦尔萨尔瓦动作,即深吸气后屏气并做呼气动作,可能终止部分室上性心动过速。但严重心律失常患者需谨慎使用该方法。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等。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交感神经兴奋引发的心律失常,钠通道阻滞剂对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较好。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心电图和电解质水平。 4、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气血不足或痰瘀阻滞可能导致心悸,可辨证使用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等中成药。针灸内关、神门等穴位有助于宁心安神。体质调理可配合黄芪、麦冬等药材,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5、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顽固性心律失常,可考虑射频消融术或心脏起搏器植入。射频消融通过导管消除异常电传导通路,对阵发性室上速有效率较高。起搏器适用于严重心动过缓患者,需定期随访评估设备工作状态。 日常应避免突然的体位变化和剧烈运动,监测每日静息心率并记录异常波动。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肥胖可能加重心脏负荷。若出现持续胸痛、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须立即就医。建议每半年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估心律失常控制情况。饮食上可增加深海鱼类摄入,其富含的ω-3脂肪酸有助于维持心脏电生理稳定。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