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共18位医生)

科室简介
神经内科是淮安市临床重点专科,成立于1960年,是全市最早的专科之一,因医院业务发展需要,于2004年7月分为神经内Ⅰ科、神经内Ⅱ科,目前有南医大副教授、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1人、医学硕士2人,先后输送硕士生5名,开放床位100张。
  神经内科依靠先进的神经科影像检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仪器,如1.5T磁共振、16排全身螺旋CT、大C臂DSA、单光子发射脑扫描、经颅超声多普勒、24小时动态脑电图、肌电图、诱发电位,以及我院拥有的市临床检验中心、放免中心、高效液相色谱检查等优势,神经内科的检查方法与诊断技术在市内堪称领先。
  神经内科在脑卒中治疗方面已开展颅内动脉和颈动脉支架植入、颅内动脉瘤介入填塞术和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还配备了高氧液体治疗仪、脉冲电刺激、偏瘫治疗仪、神经功能重建仪,结合医院的高压氧舱、体外反搏、康复治疗中心的康复治疗,极大地改善了急慢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治疗癫痫、多发性硬化、急性脊髓炎、急性多发性神经炎、末梢神经炎、周期性麻痹、重症肌无力、以及头痛、头昏、疼痛、麻木、瘫痪、抽搐、语音障碍等方面疗效显著。在神经科疑难病例的诊断方面也具有很高的水平,所承担的心理咨询门诊,为广大心理障碍性疾病的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治疗途径。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实施“肝门部胆管癌围肝门切除手术”

由于胆管癌部位特殊,位置险要,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许多医生只能望而却步。然而笔者了解到我院肝胆胰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顾殿华,多年致力胆道研究,今年一季度勇创外科手术的“禁区”,成功为两例高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实施“围肝门切除胆管癌根治术”。 据介绍,肝门胆管癌是常见、最难治愈而又最能致命的胆道恶性肿瘤,因肿瘤所在的肝门部血管纵横交错,位置险要,历来是胆外科治疗的难点;更因手术风险大,一度被视为手术“禁区”。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手术技术的进步及治疗态度的转变,该病的手术切除率有明显的提高。围肝门是指第一肝门及其周围的组织共同组成的外科结构,此处的空间定位虽无一个肯定的解剖学边界,不过在临床外科上存在共同的认识。肝门区解剖结构复杂,门静脉、肝动脉及胆管交织包裹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胆管癌行围肝门区切除术是近年来伴随精准外科发展兴起的一种新型手术方式,该术式要求手术医师必须具备十分丰富的肝胆外科临床手术经验和技巧,能从容应对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各种突发状况,特别对胆道外科要有从宏观到微观解剖等各种程度的掌握。围肝门胆管切除范围包括:沿胆管轴向近端距肿瘤边缘5毫米,远端位于胰头上缘;肝实质切除范围:全尾状叶、以胆管为轴心,周围15毫米的肝实质;受累血管的切除重建;区域淋巴结和神经组织的廓清。 据顾殿华主任介绍,像本次治疗的两例患者,以往多放弃手术治疗,而采用穿刺引流处理,治疗效果差,往往一月至数月内患者即死亡。而采用上述手术方式,根治性切除肿瘤病灶,将极大提高患者生存时间,甚至有治愈可能。打个比方,就像挖树根一样,树干就是胆管,树根就是肿瘤位置,过去因为技术限制,没法把树根去除,现在有了围肝门切除技术,就似有了挖土机,直接从地下将树根完整挖出,将肿瘤完全切除。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