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三载病友互搀扶 一朝结发成佳偶

时间:2011-11-14 09:03 作者:复禾健康

三载病友互搀扶 一朝结发成佳偶

沪上一对移植肾友患难与共喜结良缘

 

  当王益明牵起新娘谢志华的手时,经历了二十多年肾病折磨都不曾掉一滴泪的他落下了幸福的泪花,面对新郎,谢志华早已热泪盈眶……这对沪上伉俪既平凡却又特殊,他们都是“换肾人”,曾因尿毒症而进行过肾移植手术。因病相识、因病结缘的他们在20111113日立下携手风雨人生的誓言,步入神圣的婚姻殿堂。

  虽然婚礼并不隆重,但席间处处流动着来自亲友的真心祝福,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移植肾友们更是为他们感到由衷高兴,“历经荆棘地,知苦方觉甘;人生遇知己,此生未有憾。”这对苦尽甘来的新人没有忘记一路相助的朋友,更没有忘记共同的救命恩人,他们将满溢感恩的美酒递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移植组戎瑞明和许明副主任医师的手中,共同见证这一难忘的时刻。

水穷云起 本是同病同命人

  新郎王益明是个普通的上海男人,20岁起就常起风疹、面部水肿,到医院检查发现蛋白尿、肌酐升高,经过肾脏穿刺诊断为间质性肾炎,随后漫长的22年一直依靠药物治疗,本应美好的青春年华从此随着时间消逝。由于自幼丧母,王益明长期以来由大哥悉心照顾,在家休息养病,生活虽然黯淡倒也平静。但2006年底,他的病情突然恶化,胃口变差了,肌酐也高了,药物治疗最终无法控制住病情,终于还是发展到了尿毒症。幸运的是2007911日,王益明终于找到了匹配的肾脏,中山医院肾移植手术组专家为其实施了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术后恢复得很好,身体逐渐恢复健康,脸上也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新娘谢志华是个普通的上海姑娘,是家中独女,原本在一家服装厂工作。2007年在医院偶然查出肌酐升高,诊断为尿毒症,这对于一个20岁出头的姑娘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她经历了1年痛苦的血透生活,虽然生命得到维系,但工作的失去、生活质量的降低一度让她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母爱是伟大的,看着女儿备受病痛的折磨,母亲毅然决定捐出自己的肾脏挽救女儿的生命。20084月,与母亲配型成功后,谢志华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了亲属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

相识相扶 结缘中山移植门诊

  于是,两个人原本不同的生活轨迹因为肾移植交汇到了中山医院的门诊。王益明和谢志华就是在中山医院的肾移植随访门诊中相识的。这一年,是2008年,王益明接受肾移植快1年了,谢志华刚刚做完手术不久。由于多了半年的经验,王益明常常告诉谢志华生活上要注意什么,医生叮嘱过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哪些日子看门诊人比较少,先作检查再开药可以减少等待的时间,等等等等……这一年,王益明43岁,谢志华27岁。

  日子久了,王益明和谢志华聊的就不仅仅是看病配药的问题了,他们还会聊聊最近的新鲜事,聊聊双方家里的情况。两人都感到了彼此间的默契,眼中的对方也不仅仅是病友了。王益明的父亲已经87岁高龄,身体一直不好,有心脏病,年纪大了也常常咳嗽、感冒,谢志华就经常陪着老人家去医院看病开药,帮忙照顾。这个上海小姑娘的细心和贴心让王益明备受感动。过去,是谢志华对王益明这个病友前辈有所依赖,现在,王益明对谢志华在生活上也有了依赖。长期以来疾病的煎熬让生活变得黯淡,肾移植后的康复让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在重获新生过程中的相扶相持使两个人最终走到了一起。没有浪漫震撼的求婚仪式,只是简单平凡却又无比宝贵的心有灵犀,谢志华决定披上婚纱、成为王益明的新娘。

终成佳眷 开启人生新旅程

  20117月的一个良辰吉日,王益明和谢志华领到了结婚证,随后也拍了婚纱照,看着照片上这对新人幸福的笑脸,谁能想到当年他们备受病痛折磨的情景呢?谢志华目前住在上海的家中,照顾王益明的父亲,并且最近刚刚找了份商场监控室的工作,隔天上班,生活充实但很轻松。王益明20107月在西塘开了家小小的“喜堂”客栈,接待南来北往的背包客们,现在半个月回一次上海的家,虽然频率不高,但家里有谢志华照料,他非常放心。两个人终于有能力依靠自己的能力过上虽不富足但平静、充实的生活,他们终于能和正常人一样拥有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一同经历过疾病的困境,一同感受到肾移植后重获新生的喜悦,两人从相识相知到相亲相爱,在生活中互相扶持、心有灵犀,故事虽然平淡但却是那么和谐动听。

(冯颖 赵梓桐)

【肾移植链接】

  治疗尿毒症的方法包括透析和肾移植。透析治疗能快速消除体内毒素,但并非完全的肾脏替代治疗,因为透析患者身体内环境并不能达到正常人水平;而且随着透析时间延长、体内毒素日积月累、代谢紊乱和内分泌失调不断加剧,高血压、心脏衰竭、贫血、肾性骨病等一系列并发症就会随之出现,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不仅如此,透析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受到严格限制,血透患者每周必须2-3次到医院治疗、每次4-5小时,饮食上也必须严格限制水分、盐和蛋白质的摄入,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维持正常工作更是奢谈。

  自从1954年世界上首例肾移植手术获得成功以来,器官移植的发展突飞猛进,肾移植已成为尿毒症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成功移植一个肾脏能够提供比透析多10倍的功能。移植后患者的可支配时间不再受到限制,也不需要严格控制饮食,体内环境几乎与正常人无异。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大大增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50%的移植患者恢复了正常工作,重新回归社会。年轻的患者结婚生子,甚至有人还能参加NBA这样大强度的职业体育竞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已不是患者,而是正常的健康人。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移植历史近40年,是国内最早开展同种异体肾移植单位之一,肾移植水平国内领先。1975714日对一例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患者进行肾移植术,经历多次排异和并发症等难关后获得成功,存活 下一篇:血液标本注意事项

医院动态

更多 >

外二支部参观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

记录过居民生活的老相机、老党员关心照顾独居老人的老照片、通过幻影成像技术再现的上世纪90年代华阳路街道的党员干部在极端天气下走访居民的场景一一呈现。 即将迎来建党93周年之际,外科二支部的同志们来到位于中山公园内的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学习活动。 博物馆内布展共分5部分,展出了400余幅照片、300余件实物、100余件艺术品,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推进“凝聚力工程”、加强基层党建的过程。 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浓缩着一个时代的回忆,展馆中出现的“铜铃铛”、《万碗寿面庆重阳》油画、“感恩石”等物件,支部里有不少上海老城厢、小弄堂出来的“老上海”看到这些熟悉的物件倍感亲切。讲解员娓娓道来“凝聚力工程”建设的20年,历数了上海20多年的巨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初,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从长宁区华阳路街道起步,迅速推广到全市,在深入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先后涌现出杨浦区“一线工作法”、浦东新区“三服务”、徐汇区“康乐工程”、黄浦区“三会一代理”等一批先进典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使大家感慨万千。 通过本次活动,让支部党员强化了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和群众观念。大家纷纷表示,要密切党群关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站稳群众立场、落实为病患和身边同事服务的责任;在行动上谱写好“为民、务实、清廉”三部曲,奏响“服务、求真、创新”三只音,共鸣“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赞歌。切实做到把群众的事放在心里,落在心坎上,用真心实意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在本次实践教育活动中,大家了解到近年上海社区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体会到广大基层党员为之付出的满腔热忱,收益很大,感触颇多。大家纷纷表示要向基层的同志学习,将学习到的精神贯彻到自身的工作中去,不辜负患者和社会对我们的信任,将服务做到极致。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阴吹指的是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阴吹通常是指阴道排气现象,可能由阴道松弛、盆底肌功能障碍、直肠阴道瘘、产伤或妇科手术后遗症等原因引起。 1、阴道松弛 阴道壁肌肉弹性下降可能导致气体进入后无法有效排出。常见于自然分娩后或年龄增长导致的盆底支持结构减弱。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严重者需考虑阴道紧缩术。 2、盆底肌功能障碍 盆底肌群协调性异常会使阴道口闭合不全。多与慢性腹压增高有关,如长期便秘、肥胖或重体力劳动。生物反馈治疗结合电刺激可改善肌群功能,必要时使用盆底康复器辅助训练。 3、直肠阴道瘘 直肠与阴道间异常通道形成会导致气体互通。常见于产伤、克罗恩病或放疗后并发症。需通过瘘管切除术治疗,术前可使用甲硝唑片预防感染,术后配合康复新液促进创面愈合。 4、产伤后遗症 分娩时阴道撕裂或会阴侧切可能破坏正常解剖结构。表现为产后持续性排气伴压力性尿失禁。轻度损伤可通过红核妇洁洗液坐浴消炎,重度需行阴道修补术恢复解剖位置。 5、妇科手术影响 子宫全切等手术可能改变盆腔力学结构。术后阴道残端愈合不良时易积存气体。建议术后三个月内避免提重物,使用保妇康栓预防炎症,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 日常应注意避免长期增加腹压的行为,如久蹲、搬重物等。坚持每天进行盆底肌锻炼,如缩肛运动每次持续10秒,重复10-15次为一组。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勤换洗,排便后清洁方向应从前向后。若伴随异常分泌物、出血或疼痛,应及时到妇科进行阴道镜检查或盆底超声评估。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帮助组织修复,适量补充维生素E胶囊增强黏膜弹性。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