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海医院

95岁新四军老兵在我院成功“拆弹”

时间:2014-03-1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月17日,医院收治了一名特殊的病人。南京军区司令部第二干休所95岁高龄的抗战老新四军吴一里老人身患腹主动脉瘤,由于病情复杂加上年事已高,无法采用传统的巨创外科手术,多家地方医院望而却步。在南京军区卫生部的协调联系下,吴一里老人来到我院,在血管外科主任景在平教授携冯睿、魏小龙、胡佩瑜、冯泽坤四名医生的精心救治下,通过微创腔内隔绝术为老革命前辈成功拆除体内的这枚“炸弹”,挽救了一场危机。   人体内的“炸弹”   主动脉瘤不是肿瘤,它是在动脉硬化、创伤等各种病理因素作用下,主动脉管壁薄弱后发生扩张而向外膨出,外观形似“瘤”,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膨大,像吹气球一样,血管壁越来越薄,随时有破裂危险,犹如人体内埋藏的炸弹,一旦发生,患者会在几分钟内大出血,其“爆炸”威力顷刻间可以夺去人的生命。由于个体差异大,无法预计动脉瘤破裂的安全范围,所以这颗“炸弹”到底何时引爆,没人知道。   由于吴一里老人95岁高龄,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等复杂合并症,当地多家医院对这种“拆弹手术”望而却步,特别是此前一位好友的治疗经历更让他心有余悸,强烈反对治疗时使用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   年龄最大的手术患者   “手术的难点在于,老前辈年事已高,基础情况较差,不适合传统外科置换手术和全身麻醉。”景在平教授解释道。微创腔内隔绝术使用的腔内器具输送系统,要求腹部的髂动脉这条“公路”足够宽敞且路面光整,通过时阻力小,便于输送器安全地运送移植物到病变部位。问题在于,老人这一套将近95年的“血流管道”经年累月,已经老化退变。“‘管道’内斑块形成占位,致使血管官腔变小变细,尤其是腹部的髂动脉管腔缩小更为明显。在管腔变小的同时由于动脉退变,髂动脉‘变长’形成了两个90度左右的连续弯道。如何突破阻碍?如何顺利过弯?这都为手术增加了难度。”   作为接受该手术年龄最大的患者,针对此病例特殊性,血管外科景在平教授带领专家组周详研究和慎重考虑,最终决定采用对全身影响最小的局部麻醉和微创腔内隔绝术来拆除老红军体内的“炸弹”。景在平教授自信地说:“手术可做到无痛苦、无全麻、无并发症、无切口、无神经损伤。术后3-4天就能出院,这对老首长这样的特殊病情来说可谓福音。”这一方案得到了老人及家属的一致赞同。   听着军歌完成手术   作为1941年入伍,参加过如皋东陈攻坚战、东岔河攻坚战、杏仁镇攻坚战,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的老新四军、老革命,吴一里老人一生酷爱革命歌曲,军歌嘹亮让他回想起自己的峥嵘岁月,戎马生涯。   为缓解手术时的紧张情绪,手术室特意准备了他最喜欢的,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从长征之歌、八路军之歌、新四军之歌到解放军进行曲,手术室里传出阵阵军歌。在景在平教授精湛的技术和贴心的人文关怀下,不知不觉间,老爷子又打赢一场战役。术后第三天转入普通病房,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老人恢复得非常好,他还笑着说:“又可以吃红烧肉了。”   这次手术的成功,充分体现着长海医院精湛的医疗服务水平和为军服务的宗旨,真实展示了血管外科独具特色的“医学与人文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科学与文化相结合”的医疗文化理念,通过高超的微创手术,贴心的人文关怀,助革命老前辈健康长寿,焕发生命的光彩。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实施小儿罕见胸壁巨大血管瘤切除术

年仅2岁10个月的小依涵左胸壁竟长有一个比苹果还大的血管瘤。幸运的是,在长海医院血管外科、麻醉科及儿科等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摘除了威胁生命的“手榴弹”——胸壁罕见巨大混合血管瘤淋巴管瘤。 据孩子家长介绍,在依涵刚出生时,就发现胸口长着一颗黄豆大小的东西,开始没有太在意,没想到越长越大,竟然比一个苹果还大,便带他去医院检查,这才得知是巨大血管瘤。家人带着小依涵辗转多家知名医院求治,均因孩子太小,手术风险太大而被拒绝入院。 10天前,小依涵的家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长海医院血管外科就诊,年轻的陆清声副教授决定承担这一巨大的手术风险,将其收入住院。小依涵两岁多,体重仅有十余公斤,肿瘤占据左侧胸壁,瘤体为富血管性质,已明显感觉疼痛,瘤腔内出血的可能性很大,极有可能因术中失血或麻醉而导致生命危险。面对这样一个极具挑战的病例,血管外科联合儿科及麻醉科进行了多学科术前会诊,制订周密的手术方案。 手术当天,医教部领导委托医疗科徐志林助理至手术室现场进行协调准备,麻醉科邓小明主任及熊源长副主任再次对麻醉方式及围手术期管理方案进行核查与指导,麻醉医生翟蓉选用特殊准备的小儿专用麻醉器材快速精确的对小依涵进行了全身麻醉。手术室丁护士长指导巡回护士于吉梅、洗手护士佘珍珍对专用保温毯等设备进行调试准备。上午九点,手术开始,陆清声副教授以娴熟的技术,仅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就将这一硕大的血管瘤切下来,并完整保留了左侧乳头,再经过精心修复将创面完整闭合,1个小时的手术一气呵成,取得圆满成功。 术后小依涵转至儿科进一步治疗,在儿科主任蒋瑾瑾教授及甘露主治医师的悉心治疗下,目前小依涵的健康状况良好,摆脱了病魔的他比以往更活泼了。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