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01医院

我院放疗科举办首届精确放疗新技术进展培训班

时间:2014-08-18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7月26日至28日,由我院放疗科举办的首届精确放疗新技术进展、首届螺旋断层放疗临床应用暨第二届放疗技术新进展及设备质控体系规范化培训班,在我院国际会议中心第11会议室成功举办。北京医师协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原主任委员、北大医院原放疗科主任申文江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放疗科主任Steve lee教授与我院内科临床部钟光林主任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地400余名放疗界同行参加了学习培训。放疗科曲宝林副主任主持活动。

  内科临床部钟光林主任发表讲话。他首先代表院首长对此次学习班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钟主任对近年来我院放疗科的快速发展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此次首届精确放疗新技术进展培训班等三个培训班整合国内外知名放疗肿瘤专家就肿瘤精确放疗的多个热点集中进行技术交流,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表示赞扬。

  首届精确放疗新技术进展是指包括螺旋断层放疗(TomoTherapy)、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疗及立体定向放疗等精确放疗技术的治疗,目前已相继应用于临床,并在提高疗效的同时显着地降低了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而螺旋断层放疗是当前最热门的精确放疗技术之一,它融合了加速器和螺旋CT技术,将调强、图像引导和自适应放疗兼容为一体。

  第二届放疗技术新进展及设备质控体系规范化培训班,是围绕各类设备的质控、治疗计划设计过程中品质控制、来料检验、设备验收测试等分专题深入解读。学习班针对放疗物理师、剂量师等培训放疗设备的质量控制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放射肿瘤物理师、医师,以及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系统培训、规范操作和技能提高的交流平台。

  此次学习培训,全面系统地安排了精确放射治疗、螺旋断层放疗的放射生物、临床治疗结果、放射物理、设备质控、治疗计划设计过程中品质控制、来料检验、设备验收测试,以及面临的挑战等分专题。37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受邀采取专题授课、问题解答、现场观摩和实际操作等形式就精确的放疗技术、螺旋断层放疗技术的特征和临床应用规范,进行深入解析解读并引导讨论,从而使参会人员更好的了解各类放疗技术的特点以及物理质控,消除各自认识上的偏见,正确掌握适应证和临床应用规范,推动我国放疗技术及质量控制的健康发展和临床应用规范化进程,为进一步提高放疗效果、降低放射毒副作用发挥更大的作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一要入睡就心慌发抖怎么回事,怎么办
马晓斌
回答: 一要入睡就心慌发抖可能与焦虑情绪、低血糖、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心理调节、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干预。 1、焦虑情绪 长期精神紧张或压力过大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入睡前心慌、手抖、出汗等症状。可通过深呼吸训练、正念冥想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避免睡前过度思考或观看刺激性内容。若症状持续存在,可考虑心理咨询或认知行为治疗。 2、低血糖 夜间空腹时间过长或糖尿病患者用药不当可能引发低血糖反应,出现心悸、颤抖、冷汗等表现。睡前可适量食用全麦面包、燕麦片等缓释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并遵医嘱调整胰岛素剂量。避免空腹入睡或过量饮酒。 3、心律失常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等疾病可能导致夜间心悸发作,常伴胸闷、头晕等症状。确诊需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普罗帕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严重者需考虑射频消融术。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快新陈代谢,引发心慌、手抖、体重下降等表现。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可服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期间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避免摄入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肌缺血可能在夜间卧位时加重,表现为心前区压迫感伴心悸。确诊需行冠状动脉造影,可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聚集,硝酸异山梨酯片扩张冠状动脉。严重血管狭窄需行支架植入术。 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睡前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或摄入咖啡因。卧室环境宜安静黑暗,室温维持在20-24℃。若症状频繁发作或伴随胸痛、意识模糊等表现,须立即就医。记录症状发作时间、诱因及持续时间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饮食上注意补充富含镁的食物如坚果、深绿色蔬菜,有助于稳定神经功能。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