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结肠炎是怎么引起的
急性结肠炎的病因需要根据疾病类型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可以分为急性炎症性肠病、急性缺血性结肠炎、急性伪膜性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阿米巴痢疾等,具体如下:
1、急性炎症性肠病
急性炎症性肠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考虑与肠道免疫反应异常有关。由于患者免疫系统攻击消化道正常细胞,从而可引起急性肠黏膜炎性改变。另外,遗传、肠道菌群失调、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长期大量吸烟等因素均可诱发此病。
2、急性缺血性结肠炎
患者结肠某肠段血供不足,无法维持正常细胞代谢,进而可引起急性缺血性结肠炎,表现为左下腹突发绞痛、排鲜红色或者暗红色血便、排便紧迫感等。
3、急性伪膜性肠炎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此时艰难梭菌会大量繁殖,产生较多的毒素,使得坏死的肠壁细胞和炎症细胞在肠黏膜上形成斑片状伪膜,进而造成急性伪膜性肠炎。此病属于结肠黏膜急性渗出性炎症,好发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比如老年人、大手术后患者等。
4、急性细菌性痢疾
患者经常食用被志贺菌污染的食物、饮用被志贺菌污染的水或者与带菌者密切接触,可引起志贺菌感染,导致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症状。
5、急性阿米巴痢疾
患者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者水,可导致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寄生于结肠,不断的吞噬红细胞和组织,引起肠壁受到损伤。同时不断的分泌肠毒素样活性物质,导致肠蠕动速度过快,进而造成急性阿米巴痢疾。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