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封堵术有必要做吗
心脏封堵术是否有必要做即是否存在手术指征,需要根据心脏疾病的具体情况而定。心脏封堵手术主要应用于治疗心脏结构性疾病,较为常见的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和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畸形疾病,而疾病类型不同,手术指征也各不相同。
1、室间隔缺损:一般对小于5mm的室间隔缺损患者,如果年龄比较小,可考虑先观察到学龄前,存在自行愈合可能性,可不必要行心脏封堵术。而存在手术适应证的患者,通常建议行心脏封堵术治疗,具体有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直径大于5mm的肌部室缺或存在外科修补术后的残余分流。但由于室间隔缺损的位置相对特殊,周围距离二尖瓣、三尖瓣及主动脉瓣均比较近,且有传导束在附近经过,手术并发症在上诉四种心脏畸形中的发生概率相对较高,常见有术后二尖瓣、三尖瓣及主动脉瓣的返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术中操作累及室间隔等,但是否应该开展室缺封堵的争议性,应听从医生建议安排;
2、房间隔缺损:对于5mm以下的房间隔缺损可不做处理,注意定期复查即可,若发现随访中房缺逐渐增大、右心容量负荷增加的现象,或后续患有来自下肢静脉血栓导致的脑梗塞,可考虑行介入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的适应证包括年龄在3岁及以上、缺损直径大于5mm、合并右心容量负荷增加或直径小于36mm的继发孔左向右分流房缺等情况,还有房间隔缺损边缘至冠状静脉窦、上下腔静脉及肺静脉的距离超过5mm,甚至房室瓣超过7mm,房间隔的直径大于所选封堵器直径等;
3、卵圆孔未闭:重点明确患者有无合并偏头痛、脑梗塞等神经系统症状,若存在,可考虑行心脏封堵术,若无症状则通常无需进行手术;
4、动脉导管未闭:直径小于2mm的动脉导管未闭,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对心脏形态改变也相对较小,但具体是否需要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存在争议,建议听从医生安排。动脉导管未闭的适应证包括动脉导管直径超过14mm、年龄大于6个月、体重大于4kg,以及左向右分流不合并其他需处理的心脏畸形,还有动脉导管未闭术后残余分流等。
若患者查明先天性心脏畸形,且有手术指征、无手术禁忌,建议尽早手术。通常越早手术,对心脏结构的影响越小,并且远期预后也会越好。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