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心脏瓣膜的选择方法有哪些
心脏有四组瓣膜,瓣膜是单向的阀门,随着心动周期交替变化,保证正常供血,维持人体血液循环。但如果出现问题的话,就会形成心脏瓣膜病,到了一定程度需要进行心脏瓣膜术,要更换人工心脏瓣膜。目前有生物瓣和机械瓣两种,具体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综合来考虑。
人的心脏瓣膜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形成瓣膜狭窄或是瓣膜关闭不全,从而会影响到正常的血液流通,影响心脏功能,从而被诊断为心脏瓣膜病。需要更换心脏瓣膜的患者,要尽早手术。那在人工心脏瓣膜的选择上,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人工心脏瓣膜主要有生物瓣和机械瓣两种,生物瓣是应用生物组织制作而成的,或直接取材于同种或异种的心脏瓣膜。这种类型的心脏瓣膜血栓栓塞发生的几率比较低,一般不需要终身抗凝,但是耐用性并不是特别好,寿命可能在10年左右,如果失去功能的话还需要再次换瓣。
机械瓣是用金属高级复合材料制作而成的,非常耐用,不过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物,并定期做检查,确保抗凝指标在合适的范围之内,不然抗凝不恰当,可能会出现出血或栓塞等危险。机械瓣如果一旦卡瓣或失灵的话,那么病情比较严重。
不管是生物瓣还是机械瓣,都有自身的优势和缺点,患者在具体选择的时候,应该结合身体的具体状况。一般年龄大于60岁、生育过子女的女性、无条件做血凝化验指标,或有抗凝禁忌症的,应优先选择生物瓣。同时还要结合患者的经济状况、个人意愿等,将多个方面综合起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更为合适的人工瓣膜。
心脏瓣膜的选择是需要综合多个方面去进行的,近些年来,随着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成熟,很多患者经过及时手术之后,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做完心脏瓣膜手术之后,应该注意严格遵照医生的指导,服用相关的药物,日常生活也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加强。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