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家测血压不准怎么回事?高血压病人的三个认知误区
由于疫情的影响,高血压患者如何在家中进行自我管理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近日,由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联合发起的以高血压为主题的第四届“为爱发声”公益行动,得到了施威亚(中国)的支持和协办。希望通过线上线下的患者教育宣传、血压测量、义诊等方式,增强全社会对高血压的认识和关注。
参与此次公益行动的江苏省海安人民医院副院长颜教授指出,高血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但大家对高血压的基本认知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于基本的血压测量,颜教授说,测量血压有三个要点。,设备要准确。你可以带着你买的设备去医院。医生量完血压后,用你随身带的设备测一下,比较两个数值是否相同。第二,测血压的时候,一般要休息五到十分钟以上。第三,测量血压的位置要附在标准上。
此外,颜教授强调,很多高血压患者还存在几个误区:一是对诊断的误区。很多高血压患者在测了一次血压后发现血压并不高,以为自己不是高血压,然后停测了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肯定是不对的。即使一个人没有高血压,他通常没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也没有高血压家族史,所以他的血压可以每一到两个月测量一次。如果有高血压,每天至少测两次,早晚各一次。
有的患者认为自己在家测的血压不准确,一定要去医院测血压,认为医院测的血压是准确的。颜教授指出,事实上,当患者去诊所时,人们可能会因环境的变化而紧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此时测得的血压并不代表真实的日常血压。
"所以,病人应该在家和在医院测量血压."颜教授对说。
他补充说:“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在全都是标准化的,但有些人相信一些保健品,并用它们来控制血压。保健品可以吃,但保健品不是药品,不能起到治疗作用。”
据悉,近年来,江苏省海安人民医院在高血压防治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成立了高血压诊疗中心,开设了高血压专科门诊;完善与高血压相关的各种检查;对于一些治疗效果不佳的严重高血压,组织心血管科、内分泌科等相关学科的医生进行多学科诊疗;要求所有医务人员了解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为每一位高血压患者建立完整的高血压诊疗方案,医生可以共享这些方案;我院医生与基层医院的互联互通得到了加强。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