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孩子是积食还是脾虚
积食的说法并不准确,准确病名是食积。可以通过观察孩子腹部症状、舌苔脉象、睡眠及其他伴随症状等方面判断是食积还是脾虚。孩子食积和脾虚两者相互关联,孩子长时间食积可导致脾虚的出现,而脾虚的孩子也容易出现食积。
1、腹部症状
孩子食积及脾虚都可出现腹胀腹痛的症状,食积是由于进食的食物太多囤积于中焦出现的,属于实证,脾虚是进食食物分量正常,但由于脾胃运化无力导致食物停滞中焦出现的,属于虚证。食积的腹部症状在按摩腹部可加重;而脾虚导致时在按摩腹部后症状可缓解,使用热敷方法也可使症状得到改善。
2、舌苔脉象
食积及脾虚的舌苔脉象差异来源于其虚实不同。食积孩子常因食物久积化火,可表现为舌偏红、苔黄,脉数有力;而脾虚孩子则常因脾虚导致湿盛,可表现为舌淡胖、边齿印,苔薄白,脉沉。
3、睡眠
食积及脾虚的小孩在睡眠上可出现不同的症状。中医上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胃气机失调时可影响睡眠,食积受纳于胃,因此食积小孩常表现为失眠。脾在液体上的外在表现为涎,即口水中较稀薄的一部分,如脾的气机失调,人体口水的分泌也可出现异常,因此脾虚小孩睡觉时可出现流口水的现象。
4、其他伴随症状
食积小孩由于久积化火,还可出现急躁、亢奋的情志表现及牙龈出血等热迫血妄行的症状。脾虚小孩由于气血生化无源,可表现为倦怠懒言、神疲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因中气下陷导致脏器下垂,患儿可出现疝气。
无论小孩是由于食积还是由于脾虚导致,适当运动及清淡饮食都可对其症状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食积患儿可进食山楂等助消化食物,必要时可口服保和丸等中药消食化积;脾虚患儿可口服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等中药进行治疗,如患儿出现疝气,必要时需行手术治疗。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