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儿童患有小儿抽动症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治疗?

作者:健康资讯
发布时间:2023-10-04 07:43

小儿抽动症一般指儿童抽动症,其临床表现为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或某几个部位,经常难以自控的重复并不自主快速进行一些动作,比如眨眼睛、翻眼睛、耸鼻子、耸肩膀、摇头晃脑、做鬼脸等。

五岁儿童患有儿童抽动症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体质因素

某些精神类型的儿童易发生本病,比如神经质、胆怯、多动、情绪不稳定、对人对事敏感及有固执倾向者。而且本症常伴有不明原因的头痛、腹痛及便秘、遗尿等,因此儿童抽动症可能与儿童本身的体质因素有关。

2、精神因素

某些精神刺激可诱发本病,例如对学习要求过度、责备过多、家庭不和、感情上受到忽视或环境中某些紧张气氛等,这些因素均可使儿童产生矛盾心理,抽动行为即是心理上的矛盾冲突的外在表现。另外,过分限制儿童的活动也可成为导致本病的诱因。

3、习惯及模仿

儿童开始的抽动表现可能是由于条件性的逃避反应,比如眼中有异物而眨眼,或模仿他人的抽动症状,日久形成了习惯。

4、其他

某些突发的疾病,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及脑部的轻微损伤也可成为导致儿童抽动症的诱因之一。

五岁儿童患有儿童抽动症的治疗方法:

儿童抽动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两大方面。

1、药物治疗:常用的抗抽动药物有很多,例如氟哌啶醇、硫必利、可乐定、阿立哌唑、舒必利、利培酮、氯硝西泮、托吡酯等。

2、行为治疗:主要包括习惯逆转训练和综合行为干预,以纠正患者的一些不良习惯性的抽动。

以上内容均仅供参考,请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及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