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怎么治疗
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是由于神经控制机制出现紊乱而导致的下尿路功能障碍,通常需在存有神经病变的前提下才能诊断。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目标:①保护上尿路功能;②恢复(或部分恢复)下尿路功能;③改善尿失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中,首要目标是保护肾脏功能、使患者能够长期生存;次要目标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方法包括:
1、保守治疗:手法辅助排尿、康复训练、导尿(间歇导尿、留置导尿、膀胱造瘘)、外部集尿器、腔内药物灌注治疗、电刺激、针灸。
2、口服药物治疗:(1)治疗逼尿肌过度活动:M受体阻滞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2)治疗逼尿肌收缩无力:M受体激动剂药物(氯贝胆碱)及胆碱酯酶抑制剂药物(溴地斯的明),(3)降低膀胱出口阻力的药物∶α-受体阻滞剂。(4)减少尿液产生的药物∶去氨加压素为一种合成抗利尿剂,可以减少肾脏尿液的产生,主要用于夜尿症、遗尿和尿崩症。(5)β3-受体激动剂可以缓解尿频、尿失禁的症状,稳定逼尿肌。
3、手术治疗:
(1)扩大膀胱容量:A型肉毒毒素膀胱壁注射术,膀胱扩大术。
(2)增加尿道控尿能力:尿道吊带、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
(3)骶神经调节术:骶神经调节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慢性排尿功能障碍的新方法,适应证为急迫性尿失禁、严重的尿急-尿频综合征和无膀胱出口梗阻的原发性尿潴留。对于部分神经源性膀胱(如隐性骶裂、不全脊髓损伤、多发硬化等)也有治疗作用。
骶神经调控对于那些体外测试获得良好效果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应积极行刺激器植入术,一些患者虽然不能完全改善储尿与排尿功能,但在储尿功能改善后可配合间歇导尿解决膀胱排空,对一些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大便功能也有较好改善。
(4)尿流改道术。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