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胃痞病的经典中成药
通常胃痞病是由外寒内滞、饮食积滞、痰湿中阻、肝郁气滞等实证,以及脾胃虚弱、胃阴不足等虚证所导致。患者需要前往医院就诊,经过正规中医医生的辨证论治后,选用相应的经典中成药物进行治疗。
1、外寒内滞:患者外感寒邪造成寒邪内滞,而引起脘腹痞满、嗳气早饱、不思饮食等症状,可以使用具有疏风散寒、理气和中功效的香苏散进行治疗;
2、饮食积滞:患者饮食过饱而出现脘腹痞胀、嗳腐吞酸、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用具有消食、和胃行气的保和丸进行治疗;
3、痰湿中阻:如果患者体内痰湿较重,出现脘腹痞满不适、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纳呆、不欲食、头身困重、四肢沉重等症状,可以用具有燥湿健脾、化痰、祛湿作用的香砂平胃散、香砂平胃丸进行治疗;
4、肝郁气滞:肝郁气滞的患者常爱生气、情绪不好,可出现胃胀、胃部痞满不适等症状,可以用舒肝片、舒肝和胃丸等具有舒肝和胃功效的药物进行治疗。
1、脾胃虚弱:脾胃虚弱的患者可能长期反复发作胃痞,出现胃脘部痞满,同时有面色萎黄、气短、乏力、腹胀纳差等表现,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大便稀溏的症状,可以用香砂养胃丸、六君子丸等,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消痞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
2、胃阴不足:胃阴不足的患者常出现口干咽燥、大便秘结,且饥而不欲食的症状,可能还有胃部嘈杂、反酸、胃脘痞满等表现,可以用具有养阴益胃、和中消痞作用的养胃舒颗粒、摩罗丹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胃痞病患者所能使用的经典中成药较多,但使用药物需要有相应的适应证,患者需要前往医院就诊,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以免不对症而耽误病情,或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