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抽搐的原因
婴儿抽搐可能与缺钙、高热惊厥、颅内感染、癫痫以及其他颅外原因等有关系。
婴儿抽搐的原因:
1.缺钙。婴儿缺钙会出现抽搐,由于缺钙会导致神经和肌肉的兴奋,从而引起手足痉挛、抽搐,还会伴随着夜间哭闹、易感冒等症状。
2.高热惊厥。高热惊厥会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从而出现抽搐的症状,还会出现牙关紧闭、双眼斜视等症状。
3.颅内感染。颅内感染可引起高热,进而引起抽搐,颅内感染可导致脑组织异常、颅内压增高等,都可以进一步引起宝宝抽搐。但其还会伴随有头痛、呕吐等症状。
4.癫痫。也会引起反复的抽搐,可以进一步结合脑电图等检查协助诊断。
5.其他颅外原因。比如低血糖、药物毒物中毒、电解质紊乱等也会引起抽搐发作。
婴儿抽搐的解决方法:
1.保持镇静,确认周围环境。应迅速将孩子身体放于较平的地方,移开周围坚硬物品,防止发作时磕伤。
2.防止呼吸道阻塞。将孩子衣扣解开,调整孩子的姿势,变成侧躺的状态,若姿势难以调整,也可将孩子头部转向一侧,方便分泌物自然流出,同时注意及时擦掉排出的分泌物。
3.尽可能用手机记录下发作的视频,并记录发作的特征(如发作的原因、地点、时间、持续时间、发作后的状况)。
4.如果患者咬住自己的舌头,可双手各持毛巾一侧,用紧绷的毛巾将舌头推回口中,然后撤走毛巾。如果没有咬住舌头,不要往嘴里塞任何东西或强行喂药。
5.不要掐人中,不要强行按压患儿抽搐的四肢。
6.若孩子发作时间大于5分钟或发作时收到伤害,要及时就医或120。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