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寒湿困脾中药后好多屁放

作者:健康资讯
发布时间:2023-09-23 07:43

寒湿困脾是中医的一种生理病理状态,具体指寒湿邪气困阻脾胃,导致脾胃阳气不升,脾胃功能受阻而引起的一种证候群。其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便溏、泄泻、食欲不振、四肢困重、倦怠等。治疗寒湿困脾证当用健脾燥湿类的中药或方剂,该类中药或方剂大多具有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等原因,故而服用之后会出现肠道排气量增多的情况。

寒湿困脾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中医症状,其多发生在脾胃虚弱的人群中。患者平素脾胃虚弱,脾胃运化功能较差,稍加饮食不当,或稍微感受寒湿邪气,即可引起寒湿困脾证。寒湿困脾应当使用具有健脾燥湿功效的中药或方剂进行治疗,但不少患者在服用该类中药或方剂后,常出现肠道排气量增多的情况,其原因如下:

1、健脾燥湿类的中药大多具有促进胃肠动力的功能

健脾燥湿类的中药有陈皮、青皮、砂仁、草果、豆蔻等。研究表明,该类中药大多就有促进胃肠道肌肉收缩,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胃肠动力得到提高,胃肠蠕动频繁,自然会导致肠道排气量增多。

2、肠道排气量增多是脾阳恢复的征兆

患者在服用健脾燥湿类的中药之后,一方面药气帮助脾胃温散寒湿邪气,另一方面温性的药气补充了脾胃阳气,辅助脾胃阳气的开化恢复。脾胃阳气恢复,脾胃运化功能逐渐恢复正常,胃肠道蠕动增多,故而导致肠道排气增多。

3、肠道排气量增多是正气抗邪、邪气败出的表现

脾胃阳气恢复,脾胃运化功能恢复,先前困阻于脾胃的寒湿邪气逐渐得到温化。脾阳温化寒湿邪气如同太阳蒸化水液。水液得到太阳的蒸化,化作水汽而消散;寒湿之邪得到脾阳的温化,亦化作水汽消食,并通过肠道排气的方式,被排出体外。因此,肠道排气量增多是脾胃功能恢复,寒湿之邪消散的征兆。

寒湿困脾患者在服用健脾燥湿类的中药或方剂后,若出现肠道排气量增加的情况,请不必过分惊慌,这是脾胃功能恢复,寒湿之邪消散过程的正常反应,只要继续坚持按医嘱合理用药,寒湿之邪终将会被祛除,疾病终会向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