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衰怎么调养
老年人发生心衰时,可从规范治疗、饮食、运动、作息、戒烟酒、控制体重等方面进行调养,并注意预防加重心衰的因素。心衰是心力衰竭的简称,是指心室充盈或(和)射血功能受损,导致肺循环或(和)体循环发生瘀血,组织及器官血液供血不足的一组综合征。老年人发生心衰时,需要规范治疗,并注意日常生活的调整,具体介绍如下:
1.规范治疗:老人发生心衰时,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乏力、头晕、水肿等症状,应规范治疗,临床通常采取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以纠正心衰状态。并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相应治疗,如改善心肌供血,增强心肌收缩力,对有高血压者应控制好血压,减轻心脏后负荷。规范治疗是老人心衰调养的基础,应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2.饮食:应注意营养均衡,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蔬菜、全谷物、水果等。应根据心衰的严重程度,严格控制水、盐的摄入量,以防水钠潴留,增加心脏负担。
3.运动:老人心衰可根据心衰严重程度适量安排运动,可以散步、打太极拳等,以运动后不引起胸闷、呼吸急促等不适为宜。如轻微活动或休息状态即可出现呼吸急促,要限制体力活动,卧床休息,降低心脏负荷。
4.作息: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5.戒烟戒酒:老人发生心衰应积极戒烟、戒酒,吸烟或饮酒可加速心衰进展,不利于病情控制。
6.控制体重:体重超重或肥胖可增加心脏负担,老年人发生心衰时,应积极减肥,控制好体重。
7.预防加重心衰的因素:日常应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等诱发心衰加重的因素。并注意保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日常要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