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小板高怎么办
儿童血小板高可能会导致血液的黏稠度增高,使血液循环减慢,从而导致儿童倦怠、乏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会形成血栓。儿童出现血小板高的情况,要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其临床常见原因有脱水、感染、免疫性疾病和骨髓增殖性疾病等。
1、脱水:由于体液不足,血液浓缩导致儿童血小板高。如果喝水比较少,或由于患有胃肠道疾病,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体液丢失较多,就容易出现脱水,从而导致血液浓缩,引起血小板增高。这时要积极补充水分,必要时进行输液治疗,来缓解由于血液浓缩导致的血小板增高;
2、感染:如出现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由于毒素刺激,使骨髓增殖旺盛,导致血小板生成过多,也会出现血小板数量增高的情况。要积极进行抗感染的治疗,给予足量、足疗程的敏感抗菌素治疗。随着炎症的控制,血小板也能降至正常;
3、免疫性疾病:患儿童川崎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会出现血小板增高的情况。应通过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积极治疗免疫性疾病,使血小板增高的情况得到缓解;
4、骨髓增殖性疾病:也见于原发性的血小板增多,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体内常有基因突变,应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羟基脲、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治疗,以免发生血栓。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