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和深度频率
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位于两乳头连线与胸骨正中的交界点,相当于胸骨的中下1/3的部位。一般按压深度是5-6cm,按压频率是100-120次/分钟。对心脏按压部位、深度和频率具有明确规定,因为错误的按压部位,以及不恰当的按压深度、频率,不仅不能起到心肺复苏的作用,还会导致肋骨、胸骨骨折,甚至心包、肺脏损害,从而加重患者的病情。
胸外按压时,将左手的掌根置于按压点,两手交叉,手指交叠,双上臂在整个按压过程中始终处于伸直的状态,靠上半身的压力垂直下压,按压5-6cm,频率100-120次/分钟。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要与通气做好配合,按压与通气比例为30:2,即在给予患者30次标准心外按压后,通常要给予2次人工通气,如果操作不规范,则会影响胸外心脏按压的效果。
人工通气在医院外主要通过口对口,医院内可以借助简易呼吸器进行人工通气,在给予患者人工通气前,首先要清除口腔内呕吐物、痰液,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口对口吹气时,用手指捏住患者的鼻翼,深吸一口气,用口唇完全包裹住患者的口唇,向内吹气,看到胸廓出现起伏,即提示通气成功。在给予2次通气后,要立刻进行30次的胸外按压,按压5个循环后,再次观察患者的意识是否恢复,是否有自主呼吸,口唇颜色是否恢复。
此外,对1岁以下的小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应使其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减少身体或头部晃动。按压者选择两乳头连线中点的正下方,采用双指按压法,按压深度一般为3-4cm,频率100次/分钟,注意清除口鼻分泌物。而对于1岁以上的小儿,可采取成人的按压深度和频率,均应注意按压力度,以免造成肋骨骨折或其他脏器受到损伤,造成严重危害。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