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自己感染了丙肝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可引发病毒性肝炎的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属于乙类传染病,以肝损伤为主要表现,分为急性丙肝和慢性丙肝两种类型。由于患者体内不会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即使成功,也可能再次发病,那么怎么知道自己感染了丙肝病毒呢?
1、肝功能检查。为了确定是否感染了丙肝病毒,患者需要接受肝功能检查。只要出现黄疸、全身乏力、肝区疼痛等疑似肝炎的症状,都应该进行肝功能检查,检查显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一定程度升高,部分患者还有胆红素升高的现象。患者在接受该检查前不能进食和喝水,检查当天不能做剧烈运动,避免影响结果。
2、抗HCV检测。要确定是否感染丙肝病毒,还需要做抗HCV检测,该项检查需抽取静脉血,指尖采血无效。如果检测呈阳性,需进一步检测血清HCVRNA,才能进一步确诊疾病。
3、HCVRNA检测。如果该项检查呈阳性,说明患者体内存在丙肝病毒感染和复制的现象。一般来说,该检查比较适合发病期的丙肝患者,确诊率较高。
4、肝穿刺检查。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检查项目,能够判断是否存在肝硬化现象,不仅能够诊断疾病,也为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
以上是判断是否感染丙肝病毒的几个检查方法,包括肝功能检查、抗HCV检测、肝穿刺检查等。要结合各项检查结果及患者的临床症状来判断丙型病毒性肝炎,确诊后需及时接受治疗。如果症状比较明显且伴有黄疸,好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患者需服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格卡瑞韦、索磷布韦等。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